亦作元扈山。在今陕西洛南县西洛水之南,与阳虚山相对。《山海经·中山经》:“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里。”《寰宇记》卷141洛南县:“《黄帝录》云,帝在玄扈山……有凤衔图以至帝前……其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琼山县: 南渡江在 “府东南十里。源发五指山,历临高、澄迈、定安三县界会诸水,至此北流,至白沙入于海”。海南省第一大河。《泰族僮族粤族考》:“僮语、暹罗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新宁县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三十八里大坡镇城村。后废而复置。隋开皇初又废。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新宁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东南。属苍梧郡。隋废
即今山西平定县东南之南川河。《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南川水在州南五里,源出七里岭,东流合于洮水。”
又作淋头集。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林头镇。清乾隆 《含山县志》 山川全图: 西南有林头。(1)在安徽省含山县西南部。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林头,人口1.8万。传为东晋降将姚襄拎头自
即掖侯国。在今山东莱州市。《后汉书·欧阳歙传》: 建武九年 (33),歙 “更封夜侯”。李贤注: “夜,今莱州掖县。”
在今河北易县南。明景泰元年 (1450) 由保定府 (今保定市) 移于此。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江口镇。《方舆纪要》卷71彭山县: 武阳驿 “在县治东。水驿也。隆庆二年自眉州改今属,或曰驿旧置于龙爪滩旁,亦名龙爪驿”。
在今浙江象山县南。《方舆纪要》卷92象山县:八排门港在“县南百四十里,与佛头山相连。港内多腴田,地下便于栖泊,倭船据此,剿灭为难”。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塘㙍江。《方舆纪要》卷104吴川县:平城江在“县西二十里。源出(化)州境那阳山,经林公渡入海”。《清一统志·高州府》:平城江在“源出化州那阳山,南流为平泽水,又东南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