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明置巡司于此。后移巡司于今市南二十里处。
在今河南安阳县北三十三里。《北齐书·神武纪》: 北魏永熙元年 (532),尒朱兆败于韩陵,“高季式以七骑追奔,度野马冈”。即此。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北魏末高欢败尔朱天光于韩陵山,遣高李式追击度野马冈,
即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四十八里土山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东光县图:西北有土山。(1)在吉林省和龙市中北部,濒海兰河。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 6670,朝鲜族占60%。镇人民政府驻土山子,人口1560
①西魏大统元年(535)置,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北六十里龙门山。关下即禹门渡。②北周置,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龙门山下。《元和志》卷12龙门县:龙门关“在县西北二十二里”。关下有禹门渡。③明隆庆中置,属龙安府
北魏孝昌三年 (527) 置,为渭南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名渭南县。
即今云南砚山县西北维摩彝族乡。旧属广南县,有外委分防。民国初改置县佐。
在今陕西镇巴县西七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6西乡县:七十二渡河“源出金竹山,其流萦回,有渡者凡七十二处,亦流入于洋水”。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六十里向阳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伯都讷厅:东“五十二里向阳泡镇”。(按:伯都讷厅治在今榆树市)。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属庆远南丹安抚司。后废。
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北老勐。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置猛丁寨土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