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桂县

临桂县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始安县置,为桂州治。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以临近桂江为名。天宝初为始安郡治,至德二年 (757) 为建陵郡治,乾元初复为桂州治。南宋绍兴三年 (1133) 为静江府治。元为静江路治。明为广西布政使司及桂林府治。清为广西省和桂林府治。1913年改为桂林县。1936年为广西省会。民国初为广西桂林道治。1928年直属广西省。1940年复为临桂县。1975年迁驻二塘,即今临桂县治。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江上游西部。属桂林市。面积2202平方千米。人口45.3万。辖6镇、8乡(含2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临桂镇。因附郭桂州总管府和临桂江得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始安县,治今桂林市,属零陵郡。唐贞观八年(634年)改始安县为临桂县,为桂州治。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清属桂林府。1912年废临桂县并入桂林府。1913年裁桂林府改桂林县,属漓江道。1914年属桂林道。1939年析置桂林市,桂林县改为临桂县。1949年属桂林专区,1971年属桂林地区。1975年县治移至今址。1983年属桂林市。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为越城岭山系余脉(最高峰广福顶,海拔1524米),西南为驾桥岭山地,中南部为岩溶峰林槽谷区,以丘陵、残峰平原为主。有义江、相思江、大江、桃花江流经。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蔗、薯类、花生、麻类为主。矿产有铁、铅、锌、重晶石、大理石、锑等。工业有制药、化学、食品、农机、水泥、造纸、制茶。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和322、321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水仙岩、古桂柳运河、李宗仁故居及红滩瀑布、九滩瀑布、十二滩森林公园和花坪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白水乡

    在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西汉元帝时,徙舂陵侯国于此。西汉置,在今湖北省枣阳市南。属蔡阳县。初元四年(前45年)徙封舂陵侯于此。东汉建武六年(30年)改为章陵县。

  • 陆家阪市

    即陆家汛。今安徽肥东县南湖滨乡。

  • 思峨州

    ①唐天授二年 (691) 置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66长宁军: 思峨州“去军五十里”。北宋熙宁以后废。②即思峨洞。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兴晏乡袁家洞。《宋史·赵遹传

  • 乌云山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1凤阳县:乌云山在“府东南六十里。亦名乌雾山。以山多濛雾也。与定远县接界”。

  • 巴燕戎格厅

    清乾隆九年(1744)置,属西宁府。治所在摆羊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巴燕戎格厅“其地番回杂居,水草丰美,可垦荒地四十余里。九年增设通判分驻”。1913年改为巴戎县。

  • 二里冈

    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南郊。该地发现商代前期文化遗址。

  • 故垒山

    即汉阳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北里。《寰宇记》 卷84普安县: 故垒山 “在州北。按 《益州记》云: 姜维拒钟会有故垒,其山峭壁,下临绝涧,即此也”。《舆地纪胜》卷186隆庆府: 故垒山 “在普安县北二十里

  • 六口山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南二十四里。清时设巡司于此。

  • 始平僚 (獠) 郡

    ①南朝宋置,为侨郡,属梁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水经·漾水注》: 清水“又东南径新巴县东北,又东南径始平侨郡南,又东南径小剑戍北”。后废。②南朝齐建武三年 (496) 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三

  • 沃洲山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三十六里。唐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即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南。北通四明山,下统大溪。唐咸通初裘甫起义,据此为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