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江

中江

①《尚书·禹贡》 导江:“东为中江,入于海。”旧释皆以此为“三江”之一。汉以后各家解释不一:(1)《汉书·地理志》 指今安徽芜湖东经江苏高淳、东坝、溧阳至宜兴通太湖的青弋江、水阳江、胥溪、荆溪,中间连结丹阳、固城诸湖,此水在东坝附近穿越茅山余脉, 当出于人工开凿,明时筑断东坝,现已不再通流。(2)《初学记》引郑玄说,指岷江(长江)会合北江(指汉水)、南江(指赣江)以下的干流。(3)盛弘之《荆州记》指长江自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至江西九江市间的河段。

②今四川沱江,六朝以来有中江之称,亦称中水。《资治通鉴》:东晋义熙九年(413),齐裕命朱龄石伐蜀,“臧熹从中水取广汉”。即此。

③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鸭绿江西岸中江台。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51:“中江在凤凰城边门外。”嘉庆《凤城琐录》谓:“鸭绿至朝鲜义州府北分二流,西行二十里复合焉,西支在东支及叆河之中,故称中江。”俗名马市台,因明、清在此与朝鲜互市,故名。


(1)古水名。《尚书·禹贡》导江:“东为中江,入于海。”汉以后有多种解释:(1)《汉书·地理志》丹阳郡芜湖:“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指自今安徽省芜湖市东经江苏省高淳、东坝、溧阳至宜兴通太湖一水。当即指今胥溪和荆溪(此水在东坝附近穿越茅山余脉,当出于人工开凿,明初筑断东坝,已不通流)。(2)《初学记》引郑玄说指岷江(长江)在汇合北江(指汉水)、南江(指赣江)以下的经流。(3)盛弘之《荆州记》指长江经流自今湖北省江陵县以下至江西省九江县一段。亦称中水。《资治通鉴》:东晋义熙九年(413年),“臧熹从中水取广汉”,即此。(2)即“中水”。


猜你喜欢

  • 黄德集

    即今河南封丘县北三十四里黄德镇。旧属滑县。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2: 咸丰十一年(1861) 五月,会匪 “东窜滑县黄德集一股”。

  • 长安镇

    ①北宋置,属盐官县,即今浙江海宁市(硖石镇)西南五十里长安镇。《方舆纪要》卷90海宁县:长安镇“旧为运道所经……元设税课务并置驿于此,明朝改为税课局,嘉靖中驿废”。为商旅聚集、舟车冲要之地,清设州判驻

  • 营盘

    即今陕西柞水县西北营盘镇。清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孝义厅 (今柞水县) 西北有营盘。集镇名。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东部、金沙江东侧。大具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20。纳西语称打鼓之,意为“大具

  • 津沽

    天津的别称。初名直沽。明永乐中移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来治,后世遂称津沽。天津市的别称。天津本名直沽,明永乐中徙天津卫及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来治,后世遂以津沽为天津的别称。

  • 叶密立

    又作叶密里、也迷里、业瞒城。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元史·宪宗纪》:二年(1252),迁“脱脱于叶密立地”。即此。又作叶瞒城、叶密里。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东北额敏河南岸。宋、金时地属西辽

  • 良沟泉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武功镇北。《方舆纪要》卷54武功县: 良沟泉“在县(今武功镇)北十五里。永乐初,泉涌于此,引以溉田,大为民利”。

  • 阿落密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赤水卫。治所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六十八里燕子口镇东北。后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北阿市乡。属赤水卫。清康熙元年(1662年)废。

  • 南浦水

    在今广东翁源县东北。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翁源县图表: “罗江水源出东北婆髻山,西南流经翁山,南浦水自东南来注之。”古水名。又称新开港。在今湖北省武汉市南。李白《江夏行》:“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 调濑村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福田镇凤头管区新潮村。元至元二十四年 (1287) 乐会县徙治于此。《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乐会故城” 条: “元至元二十四年徙调濑村,在今会同县东南。”

  • 珍富县

    即洛富县。在今广西宜州市南洛富村。珍为洛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