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集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东庄镇。明嘉靖《内黄县志》卷1《乡镇》:“东庄集,在县西十五里。”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东庄镇。明嘉靖《内黄县志》卷1《乡镇》:“东庄集,在县西十五里。”
在今甘肃崇信县西铜城乡西。《寰宇记》 卷151渭州潘原县: “铜城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即今河北丰南市 (胥各庄镇)。清 《畿辅舆地全图》 丰润县: 胥各庄镇在 “县东南六十里”。是唐胥铁路的终点站,也是京哈线的车站名。1947年后为丰南县治。
即今四川安县东南黄土镇。清嘉庆 《安县志》 卷11: 黄土场在 “城东二十里”。
清置,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北音钦屯。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2:“齐齐哈尔西北四十里,有喀喇屯,……屯稍北即因沁屯,旧时楚勒罕在此。”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方舆纪要》卷48河南府:大阳三渠“在府南十里。旧分洛水以溉田。本一渠,后析为三:中曰中渠、北曰青渠、东曰莽渠,合名大阳”。
又作沙顶、吉屯、结登、结顿宗。治所即今西藏边坝县西北沙丁。“沙丁”,藏语意为土顶、高地、土岗。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边坝县城西北沙丁。1960年与边坝宗合并,改置边坝县。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 置,治所在渤海县(今山东滨州市北滨城镇)。北宋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沾化、博兴、利津等市县地。明属济南府。清雍正十二年 (1734) 后不辖县,属武定府。1913年改为滨县。
三国魏改郯县置,为东海国治。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西晋复改为郯县。三国魏改郯县置,治今山东省郯城县北。西晋复为县。
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善无县 (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右玉县地。孝昌中废。东魏天平二年 (535) 寄治肆州秀容郡城 (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北齐废。北魏置,治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
①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安县置,属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长县东北谭石塬。大业初属延安郡,大业末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为北连州治。武德五年(622)移治濯筋川西南(即今延长县)。贞观二年(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