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布特哈
又作布特哈东路总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博尔多(今黑龙江省讷河市)。宣统二年(1910)改置讷河直隶厅。
又作布特哈东路总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博尔多(今黑龙江省讷河市)。宣统二年(1910)改置讷河直隶厅。
在今安徽南陵县西北,为漳河支流。《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西港水“源出工山朗陵之南,合诸水北流,经县西,谓之西港,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籍山之水合焉。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又北为后
在今福建连江县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东塘湖“在连江县北,潴水五百顷, 溉田四万亩。隋开皇十三年肇兴,唐咸通初令刘逵、宋淳化初知县事鞠仲谋重浚。明天顺四年,知县欧阳翰大加清饬,天启末复湮。本朝康熙
即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阳逻镇。《元史·伯颜传》:至元十一年(1274),伯颜“挥诸将急攻破阳罗堡”。即此。
唐贞观七年(633)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次年废入三溪县。
即江南河。隋大业六年 (610) 开凿。自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 至余杭 (今浙江杭州)。为今江南运河的前身。
①一名刘郎浦。在今湖北石首市西北长江北岸。《资治通鉴》:五代唐天成三年(928),楚王殷遣袁诠等人“将水军击荆南,高季兴将水军逆战,至刘郎洑”。胡三省注:“江陵府石首县沙步有刘郎浦,蜀先主纳吴女处也。
①战国齐以国内五城置五都,性质略同于其他各国的郡,设有经过选练的常备兵。《史记·燕召公世家》:齐宣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索隐》:“五都即齐也。按:临淄是五都之一也。”五都无定
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南六十里。《清一统志·通州》: 高阳荡 “西接运盐河,东通海。一名祥符河。久淤”。
夏、商部族名。在今安徽桐城县南。一说在今巢湖市一带。《太平御览》卷82引 《竹书纪年》:“汤遂灭夏,桀逃南巢氏。” 《尚书·仲虺之诰》: “成汤放桀于南巢。”
在今甘肃徽县西南栗川乡南。唐杜甫《木皮岭》诗渭“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方舆胜览》卷70同庆府:木皮岭“黄巢之乱,王铎置关于此,以遮秦陇,路极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