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京

东京

①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东京。张衡有《东京赋》。

②北周大象元年(579)以洛阳为东京。隋初罢。大业元年(605)营建洛阳新城(即隋唐故城,今洛阳市),称为东京。《隋书·炀帝纪》:诏杨素、杨达、宇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五年(609)改为东都。初罢。显庆初复置东都。天宝元年(742)改为东京。上元二年(761)罢。

③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为东都,一称东京。武后光宅元年(684)改称神都,神龙元年(705)复称东都。

④唐渤海国五京之一。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八连城(半拉城子)。《新唐书·渤海传》:“��貊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栅城府。”贞元时,钦茂徙都东京。古城遗址尚存。

⑤唐代南诏寻阁劝(808—809)以善阐府(即今云南昆明市)为东京,与其西的阳苴咩城相对而得名。蒙世隆改称上都。

⑥五代唐同光元年(923)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改魏州为兴唐府,建号东京。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大街镇。三年(925)改东京为邺都。

⑦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建为东京。后汉、后周及北宋皆都此,俗称汴京。金初始正式改为汴京。

⑧契丹天显十三年(938)改南京为东京。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金天会时改为南京。皇统时又改为东京,有东京留守司。蒙古至元六年(1269)置东京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东京为辽阳路。


(1)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之东,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又称西汉为西京,东汉为东京。(2)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以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京。隋文帝罢,炀帝又营洛阳为东京,大业五年(609年)改称东都。(3)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亦称东京,天宝元年(742年)定称东京。(4)南诏王寻阁劝时(808—809年)以善阐为东京,在今云南省昆明市旧城南门外。(5)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迁都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改为开封府,建号东京,历汉、周至北宋未改。(6)渤海以龙原府为东京,故址即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7)辽会同元年(938年)改南京为东京,故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


猜你喜欢

  • 田家硙

    在今陕西户县西。唐时为碾硙之所。《资治通鉴》:唐天复元年(901),宦官韩全诲等劫昭宗幸凤翔,至鄠县。“癸丑,李茂贞迎车驾于田家硙”。即此。

  • 通川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城县置,为通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寰宇记》 卷137通川县: “以地带四达,故曰通川。” 大业初为通川郡治。唐武德初复为通州治,天宝初为通川郡治,乾元初为通州治。

  • 姚江驿

    在今浙江余姚市城东。《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姚江驿在 “县治东一里,江北岸。宋置宁波驿,在城西,明初改置”。清康熙九年 (1670)废。

  • 北苑

    为金代皇家御园。在金中都城(今北京市)皇城北部偏西。《金史·章宗纪》 载:明昌五年(1194)四月,“幸北苑”。

  • 崇化屯

    清乾隆四十四年 (1779) 改噶拉依屯置,属美诺厅。即今四川金川县南九十里安宁乡。民国《川西边事辑览》 第八编: 崇化屯 “由懋功至此共计二百五十里。屯治在大金河之东,有人百余家,多以耕稼为业,与抚

  • 塘坝镇

    即今四川潼南县南塘坝镇。民国 《潼南县志》 卷1: 塘坝场在 “县南六十里”。在重庆市潼南县南部。面积101.5平方千米。人口7.4万。镇人民政府驻塘坝场,人口3700。明末建场,因场区两溪环绕,地势

  • 珠池

    即珠母海。在今广西北海市南涠州岛一带海域。唐刘恂 《岭表录异》 卷上: 珠池 “廉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谓之珠池。每年刺史修贡,自监珠户入池,采以充贡”。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虫鱼》: “

  • 坛木树坪

    亦作坛木坪。即今四川巫溪县北坛木乡(坛木坪)。清光绪《大宁县志》卷1:坛木坪“(北)一百里”。

  • 恩阳

    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仪阆县治此。同年改名恩阳县。

  • 青林山

    ①即青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三十里。《新唐书·辅公祏传》: 武德七年 (624),李孝恭等来攻,“公祏复遣将冯惠亮、陈当世屯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屯青州 (林) 山以拒战,孝恭率诸将破之”。即此。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