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峒长官司
简称下峒司。明宣德四年(1429)置,属九溪卫。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清废。
明宣德四年(1429年)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两河口。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流。乾隆元年(1736年)改设巡检司。后裁。
简称下峒司。明宣德四年(1429)置,属九溪卫。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清废。
明宣德四年(1429年)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两河口。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流。乾隆元年(1736年)改设巡检司。后裁。
当在今辽宁新宾县南富尔江流域。明末建州女真栋鄂部居此。约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南富尔江流域。明末建州栋鄂部居此。
唐乾宁二年 (895) 置,治所在昌州 (今四川大足县)。领昌、普、渝、合四州,辖境相当今安岳、乐至、荣昌、大足、永川、合川、重庆、江津等市县地。后废。
即霍阳聚。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汝水南岸。《后汉书·祭遵传》:祭遵“遂攻得霍阳聚”。李贤注:“有霍阳山,故名焉。俗谓之张侯城。”《方舆纪要》卷51汝州:霍山,“或曰,东汉初,蛮中山贼张满屯于此,故有是名
俗称北竿山。又名北干山、竹竿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干山 “昔时土宜美箭,因名”。
又作西奥山。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南二百里。《清一统志·顺宁府》:西粤山“叠壑层峰,石壁峭绝,与缅宁接界。中有洞如城阙,广十余丈,石乳下垂,宛如华盖。内有石鼓、钟磬之属,击之有声,名曰琼英洞”。
即浮山。今山东潍坊市西南二十里之符山。《元丰九域志》 卷1: 潍州北海县 “有浮烟山”。
战国秦置,在今陕西商南县西南丹江上。即秦之南关。《战国策·楚策一》: 苏秦说楚威王曰:秦“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汉高祖即由武关入秦,子婴降,秦亡。唐移今陕西丹凤县东南武关街。唐末
明置,属平茶洞长官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龙凤乡北。后废。
在今河南项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7项城县:光武台“在县(按指今县南老城)西北二十里。光武幸南顿时所筑”。
①在今山西河津市东。《文中子·事君篇》: “疏属之南,汾水之曲,有先人之敝庐在,可以避风雨。”②即雕山。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南。《山海经·海内西经》: “贰负之臣日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