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湘

三湘

①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称“三湘”。一说湖南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湖南全省。

②即三湘浦。又名湘浦。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洞庭湖水入长江处。《梁书·侯景传》:天监中,释宝志曰“起自汝阴死三湘”,即指侯景。《方舆纪要》卷77华容县:湘浦,“后侯景起于汝水之南,而败于三湘之浦,故亦名侯景浦”。


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海洋山,与漓水合流,称为漓湘;东北流,至湖南省永州市西合潇水,称为潇湘;又东北流,至衡阳市北合蒸水,称为蒸湘:总称“三湘”。一说湘江入洞庭湖合沅水称为沅湘,与潇湘、蒸湘总为三湘。《太平寰宇记》全州清湘县则以湘源(今广西全州县西)、湘潭(今湖南衡山县东北)、湘乡(今属湖南)为“三湘”。唐杜甫《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韶州》诗:“选曹分五岭,使者历三湘。”王维《汉江临眺》诗:“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其“三湘”当指整个湘水流域。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湖南全省。


猜你喜欢

  • 巴彦州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置,属呼兰府。治所在巴彦苏苏(今黑龙江巴彦县)。1913年降为巴彦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巴彦县。属呼兰府。1913年降为县。

  • 院堡集

    即今河北魏县西南二十里院堡乡。同治《畿辅通志》 卷52大名县图: 西有院堡集。

  • 柳陈

    即柳中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

  • 隘口岭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北境。《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隘口岭 “在县西北二百里,接英山县界”。古为通往湖北的隘口。

  • 西安阳县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公庙沟口汉代城堡。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西安阳县故城南,王莽更之曰鄣安矣。河水又东径田辟城南。”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

  • 洪家山

    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之洪山。《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 洪家山 “在州东南七十里。有寨。四周石崖险峻。宋绍兴中,有洪氏率里民保聚于此”。古山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南。南宋绍兴中,有洪氏率乡民筑寨保聚此山

  • 落钟 (鐘) 河

    在今云南鹤庆县西南五里。《清一统志·丽江府》: 落钟河 “源出朝霞山之龙湫,截官道而东,上有落钟桥。相传唐时,有僧自叶榆舁所铸元化寺钟归,及桥,钟坠水中,取之不获,因名”。

  • 西狭颂磨崖

    俗称黄龙碑。在今甘肃成县西二十里鱼窍峡中天井山下。刻于东汉建宁四年(171)。碑高2.2米,宽3.4米,正文阴刻二十行三百八十五字,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政绩。左下10米有汉隶摩崖,俗称桃花碑。

  • 羊场濠

    在今内蒙古东胜市附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东胜厅于此。1912年改为东胜县,移今治。

  • 古陂墟

    即今江西信丰县东南三十里古陂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信丰县东南有古陂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