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洲墟

三洲墟

即今广东高明市西三洲镇。万历《广东通志》卷46:高明县有三洲墟。明万历中迁太平巡司于此,清雍正九年(1731)改为三洲巡司。


猜你喜欢

  • 天门山

    ①一名东、西梁山。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滨,对岸属和县界。《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七年(463)十二月,“于博望、梁山立双阙”, 即此。《寰宇记》卷105当涂县引《舆地志》云:“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

  • 伊水

    ①洛水支流。源出河南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至偃师县南入洛水。《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二经》:“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卢氏县:“熊耳山在东,

  • 邓井镇

    北宋置,属富顺监。即今四川富顺县西南邓井关镇。

  • 青龙堡

    在今山西吉县东南。《元史·木华黎传》:元兵 “拔晋阳义和寨,进克三清岩,入霍邑山堡……薄青龙堡”,即此。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南。《元史·木华黎传》:元兵拔晋阳义和塞,进克三清岩,入霍邑山堡,薄青龙堡,即此

  • 青泥关

    北周武城元年 (559) 改峣关置,属蓝田县。在今陕西蓝田县城侧。建德二年 (573) 改为蓝田关。北周武成元年(559年)移峣关于青泥故城(今陕西蓝田县)侧,改名青泥关。故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城附近。

  • 康国

    又名萨末鞬、飒秣建。国都阿禄迪城 (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魏书·西域传》: 康国 “其王本姓温,月氏人也。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枝庶各分王,故康国左右诸国,

  • 蛇山

    ①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史·地理志》:辽州有蛇山。民国 《奉天通志》 卷76新民县: 蛇山在 “城东少北九十里,分为二,东西对峙。因蛇类繁殖,故名”。②在今辽宁黑山县西南二十五里。《辽史·地理志》:

  • 上庸水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明史·地理志》 竹山县:“又有上庸山,上庸水所出,南合孔阳水,下流入汉。”清乾隆《竹山县志》卷4:上庸水在“县西四十里。源出上庸山,因以此名县。其水南流与孔阳水合,入汉江”。

  • 楚雄县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威楚县置,为楚雄府治。治所即今云南楚雄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云南卷上: “威楚,酋名。更威为雄。” 民国初属云南滇中道。1916年直属云南省。1983年改设楚雄市。古

  • 胥口镇

    北宋置,属四会县。在今广东三水市北。(1)古镇名。在今广东省三水市北。北宋属四会县。(2)今镇名。(1)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部、太湖东北岸。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胥口,人口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