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元洞

三元洞

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15嶍峨县:三元洞在“县西十五里。两山并峙,东西二门高十余丈。洞分三层,可容一二百人”。


在云南省文山县城西、西华山悬崖绝壁上。为一天然秀丽而险峻的溶洞,有并列三洞口,故名。相传清道光年间有道士在此隐居,光绪时始建亭台楼阁。从山脚沿石级而上,过山门抵中亭,有一宽阔庭院,出院庭有一拱门石洞,洞口镌“云梯”二字。洞内轩敞空爽,阴森逼人。洞前有光绪年间西蜀鲍超的碑文:“文西山高而秀蔚,然可观者,其惟三元古洞乎;四壁天然,无斧凿痕,脱尘俗气,真仙境也。”1980年辟为西华公园。


猜你喜欢

  • 杜罗县

    南齐置,属永宁郡。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陈以后废。

  • 洛浦

    ①谓洛水之滨。当在今河南洛阳市附近。东汉张衡 《思玄赋》: “召洛浦之宓妃。”②一作洛普。即今新疆洛浦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置为洛浦县。即今河南省境内黄河支流洛河。参见“洛河(1)”。

  • 百丈墟

    即今广西象州县东百丈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象州县图:东有百丈墟。

  • 亳城县

    北周武成元年 (559) 改白水县置,为邵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三年 (607) 改为垣县。义宁元年 (617) 另置亳城县,属绛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四

  • 石大兴安岭

    一作大兴安岭,今作外兴安岭。位于东西伯利亚勒拿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之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石大兴安岭和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作为中俄东段边界。咸丰八年(1858)沙俄强

  • 白马矶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白马口旁。唐李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诗:“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即此。

  • 嘉鱼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 (953) 置,属鄂州。治所在鲇渎镇 (即今湖北嘉鱼县)。《舆地纪胜》 卷66鄂州: “其地有鱼岳山,兼取南有嘉鱼之义。” 元属武昌路。明属武昌府。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

  • 堂琅县

    又作堂狼、堂螂、螗蜋。西汉建元六年(前135) 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云南巧家县东七十里老店子。《华阳国志·南中志》: “堂螂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有堂螂附子。” 东汉废入朱提县。三国蜀

  • 舡山

    又名五女山。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68南江县: 舡山 “四山随拥,咸若海潮,乘风飘泊,而此山宛如巨舟,自北而东。下有井。旧名五女山”。

  • 北郎镇

    金置,属荣河县。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