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寿桥

万寿桥

即今福建福州市区八一七南路与中洲间的解放大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至治二年(1322)落成。《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万寿桥“在府南,跨南台江上,长三百余丈,石梁水门三十有九。元大德七年建。明成化后屡经修葺,俗名大桥。郡境之桥以十百丈计者,不可胜纪,万寿桥与洪山桥尤为雄壮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改建,易名解放大桥。


(1)桥名。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区的解放大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王应山《闽都记》万寿桥:“横跨台江,旧为浮桥,屡修屡坏。……元大德七年(1303年)头陀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晒水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栏,长一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构亭二。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学士马祖常为记,刻‘万寿桥’三字于右。”《读史方舆纪要》福州府万寿桥:“在府南,跨南台江上,长三百余丈,石梁水门三十有九。元大德七年(1303年)建。明成化后屡经修葺,俗名大桥。郡境之桥以十百丈计者,不可胜纪,万寿桥与洪山桥尤为雄壮云。”建国后重修改建,易名解放大桥。 (2)村名。在四川省岳池县东北。属花园镇。人口250。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桥,适逢乾隆帝70寿辰,故名万寿桥。地以桥名。有农机等厂。通公路。


猜你喜欢

  • 科麦县

    1912年置,属四川昌都府。治所在今西藏察隅县西北。后改桑昂曲宗。旧县名。1913年由桑昂委员辖地改置,沾桑昂(今西藏察隅县北科麦)。原属川边特别区、西康省、昌都地区。1950年撤销,并入察隅县。

  • 高门原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南二十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靳葬于华池,孙昌 “葬高门”。《水经·河水注》: “陶水又南径高门南……又东南径华池南,池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阳城西北四里许。故司马迁碑文云: 高门

  • 角溪洞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角溪洞“在大方东。最深险。中又有洞,为水所限”。

  • 崔桥镇

    北宋置,属太康县。即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四十八里崔桥乡。民国初置县佐于此。在河南省扶沟县东北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崔桥,人口4800。原名徐集、九龙集,宋代崔姓在村西水上建桥,改

  • 罗摩誀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置土巡检司于此。

  • 春秋为燕桓侯别都,战国为赵地,后又属燕。在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史记·赵世家》: 惠文王五年 (前294),“与燕鄚、易”。即此。古邑名。战国赵邑。治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古贤。赵惠文王五年(前29

  • 高州

    ①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高凉郡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辖境相当今广东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隋大业二年 (606) 改为高凉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二十三年 (649) 移治良德县(今广

  • 雩娄

    春秋吴邑,后属楚。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前547),“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又 《淮南子· 人间训》: “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 西汉置雩娄县。

  • 顾家店

    即今安徽霍邱县南一百四十里大顾店乡。清乾隆 《颍州府志》 卷2: 霍邱县有顾家畈。

  • 居就县

    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汤河东岸亮甲山。东汉废。西晋复置,属辽东国。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县东南亮甲山。属辽东郡。东汉废。晋复置。《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3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