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窟

在今辽宁义县西北十八里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明《辽东志》卷1:万佛堂在“(义州)城西十五里。有山俯瞰凌河。魏景明间,好事者于南岩石佛像,大小无数,故名”。分东、西两区,西区共九窟,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六大窟,上层为三小窟,下层窟与窟之间还雕有许多小佛龛。第5窟内有《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东区共七窟,是韩贞等七十四人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凿成。在第5窟的门楣上刻有《韩贞造像题记》。东区山顶上有一圆形小塔,为明成化十年(1474)都督佥事王锴所建。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宁省义县西北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石窟分东西两区。西区共9窟,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六大窟,上层为三小窟,下层窟与窟之间还雕有许多小佛龛。第五窟内有《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东区共7窟,是韩贞等74人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凿成的私窟。在第五窟的门楣上刻有《韩贞造像题记》,明代思想家贺钦有“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的诗句颂之。东区山顶上有一圆形小塔,为明成化十年(1474年)都督佥事王锴所建。塔南有石刻《塔铭》,记建塔之经过。现石窟内的造像风化严重,但在中国石窟艺术中,仍有一定的地位。遗留的碑刻、题记和塔铭,是研究辽宁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元景碑的书法,堪与龙门始平公诸碑志媲美,近人梁启超评为“天骨开张,光芒闪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堂石窟


猜你喜欢

  • 牛家营子

    清建,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北牛家营子镇。

  • 平定堡镇

    即今河北沽源县治平定堡镇。民国《察哈尔通志》卷13:沽源县第一区有平定堡镇。1948年沽源县迁治于此。在河北省沽源县中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96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定堡,人口

  • 施溪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施溪长官司: 施溪在 “司东里许。其上流自铜仁府来,流经司北十里,有龙门滩,滩险损舟。下流达湖广辰州府界”。

  • 长乐河

    在今四川宣汉县南。《方舆纪要》卷69东乡县:长乐河“在县南。其源为白龙、赤甲二泉,会而为河,下流达于渠江”。

  • 怀驩县

    唐天宝二年(743)改咸驩县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西。乾元初属驩州。广德间属演州。后废。古县名。唐天宝二年(743年)以咸驩县改名,治今越南义安省演州西。属驩州。后废。

  • 冶塘湖

    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七里湖、八里湖。《方舆纪要》卷26安庆府怀宁县:冶塘湖“在府西三十里。湖口有石库渡,下流达皖口入江”。

  • 新开河镇

    ①即今辽宁台安县东南新开河镇。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台安县: “新开河距县市东南二十里。”②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三十五里新河镇。有新开河纵贯镇中,故名。《清一统志 · 太仓州一》 “杨家河

  • 七星岗古海遗迹

    在广东广州市南郊七星岗。我国地理学家吴尚时教授于1937年发现。因较典型地显示广州的海陆变迁,故名古海遗迹。海蚀岸高3米左右,岸前有一海蚀平台,石岸与平台之间有一连串由海浪侵蚀而成的海蚀穴。它说明广州

  • 贯桥

    即今江西崇仁县东南贯桥。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抚州府崇仁县: 东南有 “贯桥”。

  • 邹县

    ①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六里。因邹山为名。西汉改邹为驺,属鲁国。三国魏复为邹市。北齐徙治今邹城市。唐属兖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省为镇,入仙源县。元丰七年(1084)复置,仍属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