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城
①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半塔镇南。《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白塔镇,县东北五十五里。其东南五里有丁城,四面平远,城址高数丈,其西有高塘山,山下有塘,曰高塘,旧可灌田二百顷。今堙。”
②南朝宋元嘉中筑,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寰宇记》卷142南阳县:“丁城, 《隋图经》云:‘宋元嘉中掠得武阳人万户,遂于新城置丁城安置。丁城一名新城。’”
①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半塔镇南。《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白塔镇,县东北五十五里。其东南五里有丁城,四面平远,城址高数丈,其西有高塘山,山下有塘,曰高塘,旧可灌田二百顷。今堙。”
②南朝宋元嘉中筑,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寰宇记》卷142南阳县:“丁城, 《隋图经》云:‘宋元嘉中掠得武阳人万户,遂于新城置丁城安置。丁城一名新城。’”
亦名素叶水、细叶川、答剌速没辇、垂河、吹河、亦河、吹没辇。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新唐书· 突厥传》:显庆初,苏定方“追贺鲁至碎叶水,尽夺其众”。即此。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十里七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青浦县东北有“七汇”。
北宋熙宁七年(1074)分两浙路置,治所在杭州(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西、江苏省茅山、长荡湖一线以东地区及上海市。寻废。熙宁九年(1076)又置,次年废。南宋初再置,始
元至正末改两江道宣慰司置,治所在南宁路(今广西南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河池、百色等地区、广东怀集县及贵州罗甸县、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册亨布依族自治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平洋山“在县东南六十里。旧有坑曰平洋坑,出银矿。其地去仙霞十五里而近浙、闽,诸盗常窥伺焉”。明时设兵戍守。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广丰县东。旧有平洋坑,地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曲水县曲水雪。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新唐书·地理志》 载,由农歌驿“百一十里渡姜济河,经吐蕃垦田,二百六十里至卒歌驿”。
①隋开皇九年(589)置, 治所在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大业初废。②唐武德元年(618)改九门郡置。治九门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一带。五年(622)废。③
即覆盎门。汉长安城南面东头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大白杨、小白杨二村之北。《三辅黄图》卷1:“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 一号杜门。……王莽更名曰永清门长茂亭。”
1913年改晃州厅置,属湖南辰沅道。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南老晃城。1922年直属湖南省。1929年迁治太阳坪 (今新晃侗族自治县)。1956年改设新晃侗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由晃州厅改置
在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四十五里赵各庄街道办事处。盛产煤。清光绪中始采掘,属滦州煤矿。民国初属开滦煤矿。集镇名。(1)在天津市宝坻区西北部。赵各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460。始建于宋末。以姓氏得名。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