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老马识途”。认识道路。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词语识途】 汉语大词典:识途
由:经历,经过。 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指定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并奉行的愚民政策。语出《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汉书.方术传.
《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孔传:“懔,危貌。朽,腐也。腐索驭六马,言危惧甚。”后以“朽索驭马”喻临事虑危,时存戒惧。多用于君王治国。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故先王懔朽索之驭
君子即使与人断绝了交情,也不说别人坏话。语出《战国策.燕策二》:“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三国.魏.王粲《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且君子违难不适仇,交绝不出恶声。”《儿女英雄
同“巫山云雨”。唐白居易《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诗:“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词语巫阳雨】 汉语大词典:巫阳雨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二五七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
同“祢鹗”。唐李瀚《蒙求》:“慈明八龙,祢衡一鹗。”
源见“菽水承欢”。称子女以父母欢乐为重的孝养。《后汉书.刘平赵孝等传序》:“夫患水菽之薄,干禄以求养者,是以耻禄亲也。”【词语水菽】 汉语大词典:水菽
源见“仲蔚蓬蒿”。指隐居不仕之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参见:化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