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鹤收仙箭

鹤收仙箭

源见“郑公风”。喻指乘船顺风。宋陆游《小雨泛镜湖》诗:“龙化庙梁飞白雨,鹤收仙箭下青芜。”


【典源】《后汉书·郑弘传》注引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耶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故若耶溪风至今犹然,呼为‘郑公风’也。”

【今译】 会稽射的山南有白鹤山,相传此地曾有白鹤为仙人取箭,郑弘年轻时曾于此砍柴,拾到一支箭,不一会有人来找,郑弘还了他,此人问郑弘有什么要求。郑弘知其为神人,说:“平日常为在若耶溪运柴苦恼,希望能早晨刮南风,傍晚刮北风。”后来果然如此,人们称为“郑公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乘船顺风; 或用以咏鹤等。

【典形】 鹤收仙箭、樵风、取箭、取箭鹤、仙镝、仙人收箭、郑风、遗箭遣鹤取,遗箭鹤衔来。

【示例】

〔鹤收仙箭〕 宋·陆游《小雨泛镜湖》:“龙化庙梁飞白雨,鹤收仙箭下青芜。”

〔樵风〕 清·王士禛《恽向千岩竞秀图》:“分明乞与樵风便,身向山阴道上行。”

〔取箭〕 唐·李商隐《祭全义县伏波庙文》:“不待樵人之取箭,已见风回。”

〔取箭鹤〕 唐·罗隐《圣真观刘真师院》:“支床龟纵老,取箭鹤何慵。”

〔仙镝〕 唐·骆宾王《畴昔篇》:“仙镝流音鸣鹤岭,宝剑分辉落蛟濑。”

〔仙人收箭〕 清·吴伟业《题朱子葵鹤洲草堂》:“仙人收箭云归浦,道士开笼月满天。”

〔郑风〕 唐·骆宾王《夕次旧吴》:“郑风遥可托,阚月耿难依。”


猜你喜欢

  • 媒妁之言

    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逑传》10回:“前日历城县鲍知县禀称,是他为媒行聘,你怎么说下无~?”【词语媒妁之言】  成语:媒妁之言汉语大词典:媒妁之言

  • 自作孽,不可逭

    孽:罪孽,灾祸。逭( ㄏㄨㄢˋ huàn ):逃避。 自己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语出《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礼记.缁衣》引同。后多引作〔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孙

  • 坐无毡

    《晋书.吴隐之传》:“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晋.吴隐之字处默,鄄城人,虽身居高官,却坚守清操,极为清廉简朴,常用竹篷当屏风,坐下常无毡席。后用为咏廉吏贫素之典。唐.杜甫《戏简郑

  • 兵行诡道

    《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后以“兵行诡道”谓用兵之道在于诡伪莫测。《水浒传》七九回:“高太尉道:‘非也!自古兵书有云:兵行诡道。岂可用得正大?’”主谓 指挥作战

  • 辟寒钗

    同“辟寒金”。元欧阳玄《高宗御书》诗:“君王不受辟寒钗,永巷泥金进损斋。”【词语辟寒钗】   汉语大词典:辟寒钗

  • 迎闯王,不纳粮

    闯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这是一句迎接李自成起义军进京的童谣,编者为李岩(?-1644年),初名信,明末河南杞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被诬下狱,为红娘子劫出,投奔李自成。十六年任中营制将军。

  • 项岂砥石

    《新唐书.林蕴传》:“林蕴字梦复,泉州蒲田人。……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刘辟反,蕴晓以逆顺,不听。复遗书切谏,辟怒,械于狱,且杀之。将就刑,大呼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辟

  • 黄河千年一清

    《左传.襄公八年》:“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晋王嘉《拾遗记.高辛》:“又有丹丘千年一烧,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后因以“黄河千年一清”指圣君在世的升平之瑞或喻时

  • 狗吠非其主

    吠:狗叫。非其主:不是它的主人。 狗对不是主人的人狂嗥。 比喻人各为其主。语出《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

  •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可人:使人满意的人。期:期待。 书读到惬意的地方很快完了,情投意惬的朋友却久等不来。 比喻世事难得尽如人意。语出宋.陈师道《绝句四首》:“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