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鹅笼书生

鹅笼书生

梁.吴均《续齐谐记》载:阳羡许彦山行,遇一书生,求寄鹅笼中。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前息树下,书生出,自口中吐出器皿肴馔并一女子,共饮。书生醉卧,女子吐一男子,女子卧,男子复吐一女子共酌。书生欲觉,乃递吞所吐,唯女子在,女子又吐锦帐遮掩书生,即共入内眠。男子另吐一女子酌戏。后次第各吞所吐。书生以铜盘一赠彦而去。

这里记述的离奇故事,情节据《旧杂譬喻经》改头换面而成。后人遂以“鹅笼书生”用为幻中生幻,变化无常的典故。

李晖吉等续编《龙文鞭影》二集卷一:“女遗螺壳,生寄鹅笼。”


【典源】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阳羡许彦相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前行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善。’乃口中吐出一铜奁子,奁子中具诸饰馔,珍羞方丈,其器皿皆铜物,气味香旨,世所罕见。酒数行,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邀之。’彦曰:‘善。’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绮丽,容貌殊绝,共坐宴。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怨,向亦窃得一男子同行,书生既眠,暂唤之,君幸勿言。’彦曰:‘善。’女子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乃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女子口吐一锦竹障遮书生,书生乃留女子共卧。男子谓彦曰:‘此女子虽有心,情亦不甚,向复窃得一女人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泄’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妇人,年可二十许,共酌戏谈甚久,闻书生动声,男子曰:‘二人眠已觉。’因取所吐女人还纳口中。须臾书生处女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乃吞向男子,独对彦坐。然后书生起,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从当悒悒邪? 日又晚,当与君别。’遂吞其女子,诸器皿悉纳口中。留大铜盘可二尺广,与彦别曰:‘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

【今译】 阳羡人许彦相在山中担鹅笼行走,遇见一书生称脚痛,求许彦让他入鹅笼中同载。休息时,书生从口中吐出铜奁,内有各种珍肴美味,又吐出一女子,一同饮宴,书生醉卧。女子又吐出一男子。书生与女子共卧后,男子又吐出一女人,与许彦三人共酌笑谈。听到书生身体有动作声,男子即将女人纳入口中,前女子出又将男子纳入口中。书生睡醒出来,又将女子及器皿纳入口中,只留一铜盘送给许彦,留作纪念。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幻中生幻,变化无常; 也用以咏鹅。

【典形】 白羽书生、鹅笼酒醒、鹅笼吐纳、幻中有幻、书生鹅笼、鹅笼出入、鹅笼别有人。

【示例】

〔白羽书生〕 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则白羽书生,自铭恩于食稻,黄衣童子,将赛德于餐花。”

〔鹅笼酒醒〕 清·钱谦益《鹅笼曲》之一:“书生一霎瞢腾梦,恰是鹅笼酒醒时。”

〔鹅笼吐纳〕 清·钱谦益《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之二:“鼠穴咽啾因梦少,鹅笼吐纳幻人多。”

〔幻中有幻〕 清·丘逢甲 《放生鹅歌》:“自昔书生工凿空,幻中有幻出鹅笼。”


【词语鹅笼书生】  成语:鹅笼书生汉语词典:鹅笼书生

猜你喜欢

  • 伐枳之咏

    《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众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本指吃禾稼的害虫,此喻指贪官污吏),岑君遏之。’”枳和棘,本是两种

  • 业绍箕裘

    源见“克绍箕裘”。谓继承先辈的事业。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庶几焉。”【词语业绍箕裘】  成语:业绍箕裘

  • 赳桓之士

    源见“赳赳桓桓”。指威武雄健的武将。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将见弦诵之士怀经济,赳桓之士尽腹心。”

  • 丁宽易东

    西汉人丁宽字子襄,是梁(今河南商丘南)人。最初丁宽是项生的仆从,随着主人一起跟着田何学《周易》。丁宽学习深入机敏,比主人项生学得还好,所以田何收他为学生。丁宽学成之后,要返回东面的故乡。田何对学生们说

  • 灞桥雪

    同“灞桥风雪”。宋秦观《忆秦娥.灞桥雪》词:“灞桥雪。茫茫万径人踪灭……骑驴老子真奇绝,肩山吟耸清寒冽。”

  • 荀陆排调

    晋代荀隐与陆云用雅言相嘲谑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曰:

  • 渡江桃叶

    源见“桃叶桃根”。借指钟爱的女子。宋蔡伸《虞美人》词:“渡江桃叶分飞后,马上犹回首。”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按:以下所引为鸿门宴上事)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行,重大的行动;细谨,指细微谨慎小的礼节),大礼不辞小

  • 退食自公

    公:公门。 从公家吃饱饭回来。 意谓办完公事回家。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 ㄨㄟ ㄧˊ wēi yí )委蛇。”晋.葛洪《抱朴子.汉过》:“逮乎近代,道微俗弊……若夙兴夜寐,退

  • 衽席之好

    源见“衽席㈠”。指男女情欲之事。宋洪迈《夷坚乙志.馀杭宗女》:“每夕与僧饮酒歌笑,旁若无人,通衽席之好。”【词语衽席之好】  成语:衽席之好汉语大词典:衽席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