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恭壁书

鲁恭壁书

鲁恭:西汉鲁恭王刘余。壁书:在墙壁里发现古代书籍。鲁恭王刘余是汉景帝刘启之子,在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年)立为淮阳(今河南淮阳县)王。吴楚等七国的叛乱被平定后,在汉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刘余改任鲁(今山东曲阜县)王。刘余喜欢建造宫殿和风景园林,喜欢豢养骏马名犬,晚年喜爱音乐,不善辞令。为人口吃,说话含混不清。当年在建造宫殿时,要拆掉孔子旧宅去扩建王宫。在拆墙时,意外发现了孔氏先人为躲避秦朝焚书的灾祸而藏入墙内的古文经传著作,其中有《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几十篇,都是用古文字写的。另外,鲁恭王在拆毁孔宅时听到音乐演奏声,感到害怕,就停止了拆毁。后以“鲁壁”或“孔壁”为咏古代典籍以及有关史事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鲁恭王刘余传》2413、2414页:“鲁恭王余以孝景前二年立为淮阳王。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王鲁。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为人口吃难言。”“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qìng庆,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或铜制成)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汉书》卷30《艺文志》:“《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恭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

【例句】:

唐·宋之问《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 唐·李隆基《春晚宴两相诗序》:“纂鲁壁之文章,缀秦坑之煨烬。” 唐·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唐·崔日知《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孔壁采遗篆,周韦考艳编。” 宋·刘筠《劝石集贤饮》:“鲁壁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 元·柳贯《尊经堂》:“济南耄言出,孔壁发神秘。”元·王逢《和张员外》:“衣冠并入梁园宴,简册潜回孔壁光。” 明·李东阳《送孔公璜三代学录》:“虞廷礼乐新笾豆,鲁壁弦歌旧典坟。” 明·陈子龙《寿梁溪封太史马公》:“曾收孔壁遗经在,新锡龙门世史名。” 清·吴伟业《物幻诗·芦笔》:“扫来鲁壁枯难用,焚就秦灰煮不成。” 清·顾炎武《元旦陵下作》:“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 清·施闰章《顾宁人关中书至》:“书曾搜鲁壁,诗已变秦声。” 清·王夫之《答黄度长》:“传经鲁壁闻丝竹,述酒紫桑访秫粳。”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287首:“从此不挥闲翰墨,男儿当注壁中书。”


猜你喜欢

  • 国之存在,匹夫有责

    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枕流意

    源见“漱石枕流”。谓归隐山林的意愿。唐薛涛《酬雍秀才贻巴峡图》:“感君识我枕流意,重示瞿塘峡口图。”

  • 给丧

    《史记.周勃世家》:“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西汉周勃,在未曾参加反秦前,只不过是个奏哀乐的乐人。后遂用为咏出身微贱的吹鼓手之典。唐.杜牧《杜秋娘诗》:

  • 开祝网恩

    源见“网开三面”。比喻赦罪受恩惠。唐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免其衅鼓之戮,仍开祝网之恩。”

  • 一字交

    宋.阮阅编《诗话总龟》卷十一“雅什门”录引《青琐后集》:“王正白唐末大播诗名,尝作《御沟诗》云:‘一派御沟水,绿槐相荫青。此波含帝泽,无处濯尘缨。鸟道来虽险,龙池到自平。朝宗心本切,愿向急流倾。’示贯

  • 三寸之舌

    马司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三寸之舌,即舌头。据《史记索隐》注释:“《春秋纬》云:“舌在口中,长三寸。”舌为人类使用语言的重要器官,舌做灵活运动,始能发出

  • 乞食吴门

    同“乞食吹箫”。清陈恭尹《虎丘题壁》诗:“市中亦有吹箎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 并日而食

    《礼.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儒者,衣食住行,都十分简陋,家中贫寒到两天只有一日的粮。后用喻贫不能饱之典。《后汉书》五十《陈敬王羡传》:“并日而食,

  • 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置,安放;生,生存。把人放在不拼命决战,就会死亡的境地,人才能奋勇杀敌,战而求生。后因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用作把人放在拼命决战的困境,才能奋勇抗争的

  • 山阴舟

    源见“访戴”。指雪夜乘兴出游所用的小船。元 萨都剌《马翰林寒江钓雪图》诗:“风流不数王子猷,清兴不减山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