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鱼目混珠

鱼目混珠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后因以“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玉娇梨》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鉴。”


主谓 鱼眼睛混杂在珍珠里。比喻以假充真。语本《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浩然《艳阳天》2卷18章:“咱们得弄清楚是非,不能~。”△贬义。用以形容耍手段进行蒙混、欺骗。→鱼目似珠 以假乱真 冒名顶替 滥竽充数 炫玉贾石 挂牵头卖狗肉 ↔货真价实 真才实学。也作“鱼目混珍”、“鱼目间珠”。


【典源】 《文选·卢谌 〈赠刘琨〉》:“夜光报于鱼目。”唐·李善注引 《雒书》 曰:“秦失金镜,鱼目入珠。”郑玄曰:“鱼目乱真珠。”《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惟此鱼目,唐突玙璠。”注引《韩诗外传》曰:“白骨类象,鱼目似珠。”

【今译】 鱼眼睛与珍珠有些相似,把鱼眼睛混入珍珠充数,真假难辨。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以假充真,真伪混杂。

【典形】 鱼目、鱼目混夜光、鱼目混珍、鱼目俪玙璠、鱼目笑明月、鱼目珠、鱼目相哂、夜光同鱼目。

【示例】

〔鱼目〕 唐·王勃《上武侍极启》:“鱼目滥持,自拟灵蛇之色。”

〔鱼目混夜光〕 清·黄鷟来《赠陈省斋》:“鱼目混夜光,流俗难与伍。”

〔鱼目混珍〕 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蜒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鱼目俪玙璠〕 唐·刘禹锡《元和癸己岁仲秋》:“鸢飞入鹰隼,鱼目俪玙璠。”

〔鱼目 笑明月〕 晋· 张景阳 《杂诗》:“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

〔鱼目珠〕 明·袁宏道《感兴》 之三:“家家飨五城,谁辨鱼目珠。”


【词语鱼目混珠】  成语:鱼目混珠汉语词典:鱼目混珠

猜你喜欢

  • 白衣

    同“白衣人”。唐高適《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词语白衣】   汉语大词典:白衣

  • 唯命是从

    亦作“唯命是听”。原指执行命令,不敢违反。后则泛指跟在他人后面,叫怎样就怎样的种种表现。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以郑国背盟向晋而率师伐郑。三个月后,攻克郑国国都。郑襄公脱去上衣,牵着羊以迎接楚王,说,我

  • 颖囊未出

    源见“毛遂自荐”。比喻才华未得显露或施展。唐刘禹锡《罢郡归洛阳寄友人》诗:“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 掷果潘郎

    同“掷果潘安”。唐司空图《冯燕歌》:“掷果潘郎谁不羡,朱门别见红妆露。”见“掷果潘安”。唐·司空图《冯燕歌》:“~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词语掷果潘郎】  成语:掷果潘郎汉语大词典:掷果潘郎

  • 绝妙好辞

    《世说新语.捷晤》:“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

  • 进履情

    源见“圯桥进履”。谓屈己尊老以求教益的谦恭之情。清毛奇龄《送平骠骑出守东平》诗:“黄山尚有遗书在,东去宁无进履情。”

  • 却赏

    源见“鲁连辞赏”。谓有功不受封赏的高风亮节。明陈子龙《咏史》之二:“却赏贵仲连,辟谷怀子房。”

  • 天经地纬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后以“天经地纬”指天地间理所当然的常道。晋左思《魏都赋》:“日不双丽,世不两帝。天经地纬,理有大归。”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唐杨炯《唐右将

  • 天公无皂白

    《晋书.天文下》:“二年,岁星犯天关,安西将军庾翼与兄冰书曰:‘岁星犯天关,占云:“关、梁当分”。比来江东无他故,江道亦不艰难,而石季龙频年再闭关,不通信使,此复是天公愦愦,无皂白之征也。’”晋康帝建

  • 灵照竹篱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襄州居士庞蕰者,衡州衡阳人也。……一女名灵照,常随制竹漉篱,令鬻之以供朝夕。”庞蕰女灵照自编竹漉篱出售,以维持生计。后以自食其力,清白度日为“卖漉篱”。宋.陆游《剑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