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虞歌诀别”。谓英雄事与愿违,悲惨失败,遗恨无穷。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京家。”(后王方平请麻姑至)“蔡京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可十八、九许,……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古代传说中海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 狄道人也。父?,晋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 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后常用为对他人兄弟的美称。唐杨炯《唐恒州刺史
《新唐书.陆贽传》:“帝又问贽事切于今者,……贽因是极谏曰:‘……传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夫成汤圣君也,仲虺圣辅也,以圣辅赞圣君,不称其无过,称其改过;周宣王中兴贤王也,吉甫文武贤
《易.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稊:通“荑”,植物的嫩芽。干枯的杨树又生出了嫩芽。因以“枯杨生稊”比喻老夫娶少妻或老年得子。清.采蘅子《虫鸣漫录》:“老年人娶此少艾,枯杨生稊,大非所宜
同“洗垢求瘢”。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以此知党人之意,未尝一日不在倾臣,洗垢求瑕,止得此事。”见“洗垢索瘢”。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以此知党人之意,未尝一日不在倾臣,~,止得此事。”【词
极为勇敢的人,不鲁莽从事,表面却似懦怯;极有智慧的人,不露锋芒,表面却像愚笨。语出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清.谭嗣同《治言》:“观乎昆阳之
同“弃?生”。明李梦阳《潼关》诗:“满眼非无弃?者,寄言军吏莫嗔颜。”
窅( ㄧㄠˇ yǎo )然:深远的样子。窅,一作“杳”。 桃花随着流水流向远方。 形容自然景物的宁静优美。语出唐.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
喻指不很懂事的孩童。唐代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诗:“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唾廉蔺。”廉蔺:指战国时赵国的将相廉颇、蔺相如。亦作“三尺童子”或“三尺童蒙”。《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