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指盗匪。唐李商隐《有感》诗: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左传·昭公二十年》: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 ‘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同“鸿爪雪泥”。清陈维崧《贺新郎.题孙赤崖小像》词:“总莫问鸿泥雪迹,一笑披图三珠树,羡儿皆字猘奴呼释。”
同“一成不变”。《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见“一成不变”。《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
同“周公吐哺”。唐李瀚《蒙求》:“周公握发,蔡邕倒屣。”
《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复,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
源见“张敞画眉”。指夫婿。宋贺铸《减字浣溪沙》词之十:“绣陌不逢携手伴,绿窗谁是画眉郎?春风十里断人肠。”元无名氏《翫江亭》四折:“我则道是画眉郎,睡梦里厮魔障。”【词语画眉郎】 汉语大词典:画眉
出兵打仗还没有告捷而自身先死,永远使英雄们为之悲伤痛哭。 常用作对死者功业未成的哀悼之辞。语出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宋史.宗泽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庾亮传》:“……峻遂与祖约举兵反。温峤闻峻不受诏,便欲下卫京都,三吴又欲起义兵,亮并不听,而报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庾亮在东晋王朝掌握实权时,派温峤
源见“三足乌”、“蟾蜍”。指日月。唐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诗:“乌蟾俱沉光,昼夜恨暗度。”亦指时光。宋梅尧臣《和岁除日》:“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词语乌蟾】 汉语大词典:乌蟾
源见“索米长安”。借指对国家贡献甚小之人的俸禄。清唐孙华《赠商州丞》诗之二:“终年未饱侏儒粟,昏夜频麾伯起金。”【词语侏儒粟】 汉语大词典:侏儒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