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雷霆之怒

雷霆之怒

雷霆:疾雷,霹雳。象打暴雷那样的恼怒。形容突然爆发的盛怒。公元232年,魏辽东太守公孙渊遣使南通孙权,后又反覆而斩东吴使者。孙权大怒,意欲亲征。陆逊上书说:“公孙渊凭险恃固,拘留我使臣,实为可恨,令陛下发这么大的火,不顾及危险,想亲自渡海征讨。如今天下纷扰,群雄相争。陛下以神武之姿,上承天运,破曹操于乌林,败刘备于西陵,擒关羽于荆州,这三个人都是当世雄杰,皆被打败,折其锐气。由于圣德的影响,百姓归服,正是荡平华夏,统一全国的时候。现在您不能忍受一点儿小的忿恨而暴怒至此,违背了不去险地的戒言,不重视自己的安危,这是臣下我所疑惑的地方。”孙权最终接纳了建议。

【出典】: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卷58第1350页:“乃公孙渊背盟,权欲往征,逊上疏曰:‘渊凭险恃固,拘留大使,名马不献,实可仇忿。……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例句】:

旧唐书·僖宗本纪》:“法能持重,功遂晚成,久稽原野之刑,未决雷霆之怒。” 清·钱彩《说岳全传》29回:“主公暂息雷霆之怒。这牛皋是一员勇将,乃是岳飞的结义弟兄也。”


偏正 像打劈雷那样厉害的怒火。比喻愤怒至极。《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多用于怒态。→怒发冲冠 怒气冲天 怒冲牛斗 怒不可遏 雷嗔电怒 ↔喜不自胜 喜气洋洋


【词语雷霆之怒】  成语:雷霆之怒汉语词典:雷霆之怒

猜你喜欢

  • 兹膝不屈,今为公拜

    唐代田承嗣敬服郭子仪的事。《新唐书.郭子仪传》:“田承嗣微狠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

  • 纶綍

    《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孔颖达疏:“‘王言如纶,其出如綍’者,亦言渐大,出如綍也。綍,又大于纶。”按,綍,同“绋”,大绳索。后因以“纶綍”

  • 起凤腾蛟

    语出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比喻人才活跃,景象壮观。清 遯庐《童子军.插旗》:“但说维新气象,已经起凤腾蛟;更兼尚武精神,直欲吞欧吐美。”并列 凤凰

  • 歌壶缺

    同“唾壶击缺”。宋侯寘《点绛唇.约莫香来》词:“歌壶缺。又还吹彻,笛里关山月。”

  • 打鸭惊鸳鸯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宣城守吕士隆,好缘微罪杖营妓。后乐籍(古指乐户的名籍,也指官妓)中得一客娼名丽华,善歌,有声于江南,士隆眷之。一日复欲杖营妓,妓泣诉曰:‘某不敢避杖,但恐新到某人者不安此耳

  • 伐棠

    源见“召公棠”。谓大臣未能如召伯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清魏源《定军山诸葛武侯祠》诗:“垂李缅郑国,伐棠咏江 汉。”【词语伐棠】   汉语大词典:伐棠

  • 羽扇纶巾

    南朝梁.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治兵,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葛中,持白羽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羽扇,鸟羽所制的扇。最初扇羽为十根,东

  • 举烛

    源见“郢书燕说”。指离开原意的臆度猜想。黄遵宪《杂感》诗:“多歧道益忘,举烛乃笔误。”

  • 鸱贪腐鼠

    源见“鸱得腐鼠”。喻庸人俗辈贪恋凡俗的权势利禄。清陈澧《水调歌头.代鸥笑稼轩》词:“堪笑鸱贪腐鼠,仰视鵷雏曰吓,不可与同群。”

  • 晋客入洞

    源见“桃花源”。喻入理想的境地。唐杜牧《酬王秀才桃花园见寄》:“此花不逐溪流出,晋客无因入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