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风破浪

长风破浪

梁.沈约撰《宋书.宗悫传》:“悫(悫,音què)年少时,炳(宗炳,宗悫的叔父)问其所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朝.宋.宗悫,南阳涅阳人(今河南镇平县南),少有大志,有一次叔父宗炳问他将来打算干什么?他含蓄地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常用“长风破浪”的典故,比喻胸怀大志、不畏艰险的壮举。

唐.王勃《滕王阁序》:“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唐.李白《行路难》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杜甫《咏怀》诗:“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主谓 长,大。乘大风,破巨浪。比喻志向远大,克服困难,奋勇前进。唐·李白《行路难》:“~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用于抒怀明志。→乘风破浪


【典源】 《宋书· 宗悫传》:“宗悫(que) 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史·宗悫传》亦载。

【今译】 南朝宋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他年少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我愿乘长风冲破万里巨浪。”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前程远大。

【典形】 长风破浪、乘长风、乘风破浪、驾长风、破浪乘风、破浪风、破浪雄心、万里风、宗悫长风、宗悫风、宗悫浪、破长风浪、长风万里、无长风。

【示例】

〔长风破浪〕 唐·李白《行路难》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乘长风〕 清·唐孙华 《高邮阻风》:“何当乘长风,破浪日千里。”

〔乘风破浪〕 明·金堡《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 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

〔驾长风〕 清·陈沂震《云安》:“水折山纡路欲穷,何曾破浪驾长风。”

〔破浪风〕 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并负垂天翼,俱乘破浪风。”

〔破浪雄心〕 清·赵执信《早发沙河店》:“破浪雄心浑未惬,乘风更向大荒西。”

〔万里风〕 明·陈子龙《杂诗》之十四:“亮无万里风,聊从三径约。”

〔宗悫长风〕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

〔宗悫风〕 清·黄鷟来《题张困斋四时读书图》:“遂逊宗悫风,万里破巨浪。”

〔宗悫浪〕 清·王夫之《咏风》:“茂陵云自白,宗悫浪空沉。”


【词语长风破浪】  成语:长风破浪汉语词典:长风破浪

猜你喜欢

  • 西山日薄

    见“日薄西山”。宋·洪咨夔《风流子》:“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词语西山日薄】  成语:西山日薄汉语大词典:西山日薄

  •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与:心许。 早上有过失,晚上就改正,君子对此表示赞许。语出《汉书.东平思王宇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其复前所削县如故。”《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夫克

  • 倦勤

    《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孔传:“言已年老,厌倦万机。”后因以“倦勤”谓帝王厌倦于政事的辛劳。宋周密《齐东野语.黄德润光见》:“上将内禅,一日朝退,留二府赐坐,从容谕及倦勤

  • 谢庭风韵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及遭孙恩之难)自尔嫠居会稽,家中莫不严肃。太守刘柳闻其名,请与谈议。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

  • 入吾掌中

    宋.朱熹《资治通鑑纲目》:“刘裕伐南燕,燕兵不出,裕喜形于色。左右曰:‘未见敌而先喜,何也?’裕曰:‘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馀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贼已入吾掌中矣。’”所谓“贼已入吾掌中”,是指已充

  • 二千石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太常至执金吾,秩皆中二千石。”“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自司隶至虎贲校尉,秩皆二千石。”“郡守……秩二千石。”“郡尉……秩比二千石。”“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

  • 抉眼胥门

    同“抉目吴门”。清吴伟业《观棋》诗之三:“南风不竞君知否,抉眼胥门看入吴。”

  • 事上磨炼

    在实践活动中修养其精神,锻炼其意志。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下》:“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失,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亦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便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 买妻耻樵

    汉代朱买臣妻以买臣挑柴行诵为耻,自求离去的故事。《汉书.朱买臣传》:“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

  • 牛刀割鸡

    指孔子给子游开玩笑说:杀鸡何必用宰牛刀。后以此典比喻做小事不值得用大气力,或做一般事不必烦劳高手、专家;也用以称扬地方官治政有方。子游(前506年——?),言氏,名偃,又称子游。吴国(都城吴,今江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