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风破浪

长风破浪

梁.沈约撰《宋书.宗悫传》:“悫(悫,音què)年少时,炳(宗炳,宗悫的叔父)问其所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朝.宋.宗悫,南阳涅阳人(今河南镇平县南),少有大志,有一次叔父宗炳问他将来打算干什么?他含蓄地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常用“长风破浪”的典故,比喻胸怀大志、不畏艰险的壮举。

唐.王勃《滕王阁序》:“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唐.李白《行路难》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杜甫《咏怀》诗:“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主谓 长,大。乘大风,破巨浪。比喻志向远大,克服困难,奋勇前进。唐·李白《行路难》:“~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用于抒怀明志。→乘风破浪


【典源】 《宋书· 宗悫传》:“宗悫(que) 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史·宗悫传》亦载。

【今译】 南朝宋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他年少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我愿乘长风冲破万里巨浪。”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前程远大。

【典形】 长风破浪、乘长风、乘风破浪、驾长风、破浪乘风、破浪风、破浪雄心、万里风、宗悫长风、宗悫风、宗悫浪、破长风浪、长风万里、无长风。

【示例】

〔长风破浪〕 唐·李白《行路难》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乘长风〕 清·唐孙华 《高邮阻风》:“何当乘长风,破浪日千里。”

〔乘风破浪〕 明·金堡《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 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

〔驾长风〕 清·陈沂震《云安》:“水折山纡路欲穷,何曾破浪驾长风。”

〔破浪风〕 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并负垂天翼,俱乘破浪风。”

〔破浪雄心〕 清·赵执信《早发沙河店》:“破浪雄心浑未惬,乘风更向大荒西。”

〔万里风〕 明·陈子龙《杂诗》之十四:“亮无万里风,聊从三径约。”

〔宗悫长风〕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

〔宗悫风〕 清·黄鷟来《题张困斋四时读书图》:“遂逊宗悫风,万里破巨浪。”

〔宗悫浪〕 清·王夫之《咏风》:“茂陵云自白,宗悫浪空沉。”


【词语长风破浪】  成语:长风破浪汉语词典:长风破浪

猜你喜欢

  • 泪绡

    同“鲛绡”。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诗:“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词语泪绡】   汉语大词典:泪绡

  •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亲:指父母。 事奉父母能够尽孝的人,将此心转移来事奉国君,也一定能够尽忠。语出《后汉书.韦彪传》:“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李贤注:“《孝经纬》之文也。”宋.吕本

  • 坦荡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后因以“坦荡”形容胸襟开阔,心地纯洁。南朝 梁沈约《怀旧诗.伤王谌》:“长史体闲任,坦荡无外求。”曹靖华《飞花集.怀周恩来同志》:“那样坦荡的胸怀,以及待人

  • 兔缺乌沉

    同“兔升乌坠”。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诗:“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沉欲半年。”见“兔起乌沉”。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诗:“却思紫陌觥筹地,~欲半年。”【词语兔缺乌沉】  成语:兔缺乌沉汉语大词典

  • 逐日

    源见“夸父逐日”。比喻为事业而奔走。《梁书.元帝纪》:“挟辀曳牛之侣,拔距磔石之夫,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隋江总《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昂昂逸骥,逐日千里。”【词语逐日】   汉语大词典:逐

  • 玉镜台聘

    《世说新语.假谲》:“温公(温峤)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婿。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馀,乞粗存活,便足慰吾馀年,何敢希汝比!’

  • 死友与生友

    《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惰后叫国子监),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仕为郡功曹(郡的属官,掌管选拔表彰功劳的事)

  • 楚则失矣,齐亦未为得也

    据说楚国使者子虚出使于齐时,齐王向他夸耀本国“车骑之盛”。子虚不甘示弱,也盛称楚国云梦的富丽,作为对齐王的回答。却遭到为齐国辩护的乌有先生的反驳。最后亡是公出来说:“楚则失矣,齐亦未为得也。”表示争论

  • 鞭石出血

    唐.欧阳询等编修《艺文类聚》卷六引《三齐略记》:“(秦)始皇作石塘(塘,堤;又作桥),欲过海看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阳城山石尽起立,嶷嶷(音nìnì)东倾

  • 风起云飞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后即以“风起云飞”为触景伤怀之典。宁调元《燕京杂诗》之三:“当时汾水楼船意,风起云飞尽感吁。”并列 比喻看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