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道义:旧谓道德义理,现指道德正义。辣手:老辣之手。谓作文老练而有锋芒。 一副铁肩膀承担着道义的重任,一双老辣之手写出锋利的文章。 形容人坚持真理,敢想敢说,敢作敢为。语出明.杨继盛《大明湖铁公祠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清.康有为《题刀笔精华》:“铁肩担道义,辣手做文章。”顾平旦、曾保泉《对联欣赏》:“李大钊同志手书赠挚友杨子惠的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原来是明代杨继盛的两句诗:‘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杨一生与奸臣仇鸾、严嵩等斗争,至死不屈。此诗在临刑前写于狱中墙上。北京宣武门外松筠庵原为杨椒山故居,后人曾书此二句为对联悬于堂中。李大钊同志只改动一字书赠友人,实在是他自己的述志和写照。”也单引〔铁肩担道义〕。夏林《“腰”的随笔》(《长江日报》1992年6月13日):“‘软腰’者要挺直腰杆,关键是要治愈腰病。良方是情操高尚,坚持原则,无私无畏。唯其如此,才能成为‘铁肩担道义’的勇士。”


猜你喜欢

  • 肉似何

    源见“周妻何肉”。指食荤。明袁宏道《除夕同王百穀等衙斋守岁》诗:“始觉门如谢,刚惭肉似何。”

  • 前倨而后恭

    倨:傲慢。 先前傲慢而后来恭敬。 形容对人态度由坏变好。语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世说新语.排调》:“谢遏夏月尝仰卧,谢公清晨卒来,不暇著衣。跣外屋外,方蹑

  • 栎樗

    同“樗栎”。清 徐宗麟《辞征》诗:“天纵深林老栎樗,惊看云壑驻安车。”【词语栎樗】   汉语大词典:栎樗

  • 诒谋

    同“诒燕”。唐李德裕《黠戛斯朝贡图传序》:“臣伏思太宗往日之惧,致我唐百代之隆,则圣祖诒谋,可谓深矣。”【词语诒谋】   汉语大词典:诒谋

  • 创巨痛仍

    源见“创巨痛深”。谓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唐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创巨痛仍,号于穹旻。”并列 创伤极大而悲痛长久。清·钱谦益《母罗氏加赠夫人制》:“风停树静,空悲一命于下泉;~,长感孤生于万里。

  • 伏蒲忠鲠

    同“伏青蒲”。宋 毛幵《满江红.送施德初》词:“东 马 严 徐,名籍甚、西京人物。谁不羡、伏蒲忠鲠,演纶词笔?”

  • 伯起金

    源见“四知金”。杨震,字伯起。指非义之赠。清唐孙华《赠商州丞》诗:“终年未饱侏儒粟,昏夜频麾伯起金。”

  • 中道而废

    《论语.雍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女:汝。画:停止)中道:中途。废:废弃、停止。指走到半路就停止了。比喻办事情中途停止。后因以“中道而废”

  • 感帨

    《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郑玄笺:“奔走失节,动其佩饰。”感,通“撼”,摇动。后以“感帨”指男子对女子非礼相陵。《聊斋志异.胭脂》:“感帨惊尨,鼠有皮胡若此?攀花折树,士无行

  • 箭穿七札

    《左传.成公十六年》:“癸巳,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以示王,曰:‘君有二臣如此,何忧于战?’”养由基善射,据说他一箭能射穿七层甲叶。潘党为潘尪之子,与养由基皆为春秋时楚善射之人。蹲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