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一饭师【词语一食】 汉语大词典:一食
源见“斩蛟破璧”。指鄙弃财宝。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籝金。”【词语毁璧】 汉语大词典:毁璧
《易.系辞上》:“慢藏诲盗。”谓因保管不慎,招致盗窃。后用以指未加妥善保管的财物。慢,通“嫚”。《后汉书.崔骃传》:“睹嫚藏而乘衅兮,窃神器之万机。”
古代的木工。《周礼.考工记》:“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唐代孔颖达疏:“梓人为饮器及射侯之等。”后世又称建筑工为梓人。唐代柳宗元《梓人传》:“裴封叔之弟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字
同“计然之策”。宋刘攽《送江叔寺丞弃官归江州》诗:“还将计然策,江上依扁舟。”【词语计然策】 汉语大词典:计然策
源见“席上珍”。比喻儒者富有才德,待时用世。明 吾丘瑞《运甓记.辞亲赴任》:“小生席珍待聘,藏器须时。”连动 铺陈着珍品,等待别人来选用。《礼记·儒引》:“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常用
源见“大风歌”。指慷慨悲歌。表达守土安邦的豪情壮怀。唐太宗《过旧宅》诗之二:“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董必武《感时杂咏》:“欲守四方歌《大风》,飞鸟未尽先藏弓。”
源见“鸿渐”。指始入仕途。明海瑞《与博白大尹林仲和书》:“回思子平日节概,痴人说梦,尚是鸿渐于干而已,无足为异。”主谓 指初入仕途。语本《易经·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
唐代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后多用以形容画家精心构思,不轻易下笔。其他 比喻作画时精心构思,不轻易下笔。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歌》:“
《左传.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杜预注:“种种,短也。自言衰老,不能复为害。”又《国语.齐语》:“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韦昭注:“颠,顶也。毛,发也。”后因以“颠毛种种”谓衰老。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