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贡禹弹冠

贡禹弹冠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做官。 贡禹(前124-前44年)字少翁。琅邪(治所今山东诸城)人,汉元帝时,历任谏大夫,御史大夫。王吉字子阳,与贡禹是同乡好友,志趣相投。王吉做官,贡禹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出仕任职了。后以此典表示因好友做官任职而自己将得到引荐而高兴。

【出典】:

汉书》卷72《王吉传》3066页:“(王)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例句】:

三国魏·曹植《赠徐干》:“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晋·陆机《鞠歌行》:“王阳登,贡公欢,罕生既没国子叹。” 南齐·沈约《郊居赋》:“或辞禄而反耕,或弹冠而来仕。” 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唐·王维《酌酒与裴迪》:“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唐·李白《送杨少府赴选》:“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唐·岑参《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唐·韦应物《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唐·顾况《酬唐起居前后见寄》:“莫话弹冠事,谁知结袜心。” 唐·罗隐《酬高崇节》:“犹赖君相勉,殷勤贡禹冠。” 唐·薛逢《上吏部崔相公》:“公车未结王生袜,客路虚弹贡禹冠。” 宋·苏洵《管仲论》:“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 宋·陆游《白发》:“平生窃鄙贡公喜,故里但思陶令归。” 宋·刘浩《满江红·寿陈侍郎》:“便合弹冠登要路,如何袖手缄空谷。” 宋·姚勉《沁园春·送友人归蜀》:“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须弹贡禹冠。” 宋·刘辰翁《沁园春》:“笑贡生狂,日日弹冠,西望王阳。” 元·汤式《南吕·一枝花·言志》:“不弹贡禹冠,谁赐吕虔刀。” 明·李梦阳《正月二日台卿李公监察毛公袁公枉驾》:“冠弹贡氏非吾愿,星聚荀门敢自夸。” 清·吴嘉纪《自淘上至竹西送汪舟次之赣榆教谕任》:“家有范生甑,人弹贡氏冠。” 清·叶承宗《新水令·旅觉述怀》:“阁门负郭荐贤弘,风尘笑煞弹冠贡。”


主谓 贡禹,西汉大臣,元帝时与王吉(字子阳)同为谏议大夫,二人友善。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重新出来做官。王吉做官,贡禹也做出仕的准备。比喻乐意再度辅佐政治志向相同的人。语本《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明·黄宗羲《与陈介眉庶常书》:“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王阳在位,~。”△多含贬义,用于描写复出。


【词语贡禹弹冠】  成语:贡禹弹冠汉语词典:贡禹弹冠

猜你喜欢

  • 贯朽粟红

    同“贯朽粟陈”。粟陈腐则色变红。明 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 申,民歌召 杜。”见“贯朽粟腐”。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 前筹

    同“前箸”。唐杨巨源《酬卢员外》诗:“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词语前筹】   汉语大词典:前筹

  • 洛地纸贵

    同“洛阳纸贵”。南朝梁元帝《与刘孝绰书》:“洛地纸贵,京师名动,彼此一时,何其盛也!”

  • 冶叶倡条

    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燕台春》:“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冶叶,艳丽的柳叶;倡条,美如倡优腰肢的柳条。本指杨柳枝叶,后借指妖艳的歌妓。宋.欧阳修《欧阳文忠集.玉楼春》词:“倡条冶叶恣留连,

  • 鸣珂里

    古代贵官的马以玉作为饰物,行走时玉饰撞击发出响声,这种声音被称为鸣珂。鸣珂的里巷。此典用以形容居官显赫,或以之赞美别人的乡里。简称“鸣珂”。典出唐张嘉贞兄弟事迹。张嘉贞(666-729年),蒲州猗氏(

  • 生菩萨

    活菩萨,借以比喻年轻美貌的妇女。宋代王谠《唐语林》:“裴谈崇奉释氏,妻悍妬,谈畏如严君。尝谓:‘妻有可畏者三:少妙之时,视之如生菩萨,安有人不畏生菩萨?及儿女满前,视之如九子母,安有人不畏九子母?至五

  • 麟送徐卿宅

    源见“麒麟儿”。谓生得佳子。明高启《戏婴图》诗:“麟送徐卿宅,兰生谢傅堂。”

  • 奔车朽索

    《尚书.五子之歌》:“憻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后用奔车朽索比喻事情很危险,应十分警惕。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并列 比喻时有危险,应多警

  • 孔家禽

    《世说新语.言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与杨家小孩戏言“

  • 韫椟未酤

    源见“韫椟待价”。藏在匣子里尚未出售。比喻怀才待用。三国 魏刘桢《处士国文甫碑》:“不计治萃,名与殊路。知我者希,韫椟未酤。”并列 韫,蕴藏;椟,木匣子;酤,卖。藏在匣子里,还未出售。三国魏·刘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