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武出众,为三军之首。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主谓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泛指全军。谓英勇过人,全军
源见“黄耳传书”。指传递家信。清龚鼎孳《贺新郎.影梅庵忆语开卷泫然》词:“碧海青天何限事,难倩附书黄犬。”
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父:指邵雍,【词语再世交】 汉语大词典:再世交
《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后因以“鼎图”指国家的重要器物。《梁书.袁昂传》:“当其时也,负鼎图者日至,执玉帛者相望。”【词语鼎图】 汉语大词典:鼎图
可:适宜。 看到合适时机就向前进,碰到危难就向后撤。 指军事上灵活机动,知道可能取胜就进攻,知道不能取胜就退却。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吴子.料敌》:“凡此
源见“愤悱”。谓心有未明而希望别人启发。《宋书.雷次宗传》:“暨于弱冠,遂托业庐山……内怀悱发,于是洗气神明,玩心坟典,勉志勤躬,夜以继日。”宋沈辽《劝学疏》:“方新学之来,诸君其有意乎!其悱发切磋。
《文选》卷十五东汉.张平子(衡)《思玄赋》:“庸织路于四裔兮”。唐.李善注:“言涉路东西,有似于织也。”东汉文学家张衡在《思玄赋》中曾以“织路”喻指漂泊奔波的生活。后将“织路”用作咏艰难跋涉之典。唐.
同“龙盘虎踞”。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词语虎踞】 汉语大词典:虎踞
源见“羊枣昌歜”。指人所偏爱之物。宋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吃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并列 昌歜,用蒲根制成的咸菜。羊枣,果名,初生色黄,熟则黑,似羊矢。据传周文
源见“孟宗泣笋”。称扬孝亲至诚动天地。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宫帷定策,殿柱书名;忠泉暗漏,孝笋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