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乌重胤传》载:唐 河阳节度使乌重胤,出身行伍,而尊重士人,注意延揽才俊。有贤者石洪,隐居不出。乌公准备好书信和聘礼,诚恳邀其出山,终于使石洪至朝廷任职。后以“乌公书币”谓礼聘贤能。宋刘克庄《
唐.李蘩《邺侯外传》:“肃宗尝夜坐,召颖王等三弟同于地炉罽毯上食(罽,音jì,罽毯即毛毯)。以泌绝粒(绝粒,又称辟谷,为道家不吃熟食和五谷的一种修炼方法),肃宗每为自烧二梨以赐泌。时颖王恃恩固求,肃宗
同“阮公钱”。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宦无毛义檄,婚乏阮修钱。”
《左传.定公十三年》载:鲁定公十三年(为公元前四九七年),知文子(荀跞)、韩简子(韩不信)、魏襄子(魏曼多)奉晋公之命讨伐范昭子(吉士射)和中行文子(荀寅),没有取得成功。“二子(即范昭子和中行文子)
《宋史.陈禾传》:“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
珠玉:珍珠宝玉,此处借指高贵脱俗之人。侧:旁。比喻人品出众超群的人在身边。典出晋卫玠(jiè介)之事迹。卫玠(286-312年),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西晋太保卫瓘的孙子。少时风神秀异,
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后因以“四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同时遭逢。元刘祁《归潜志》卷九:“已知良会得四并,更许深杯辞百爵。”【词语四并
源见“看杀卫玠”。形容观看美好东西之人甚多。南朝 陈岑之敬《洛阳道》诗:“聚车看卫玠,连手望安仁。”
参见:仲宣诗赋
同“先斩后奏”。元无名氏《十探子》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见“先斩后奏”。元·无名氏《十探子》3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词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