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蛮触交争

蛮触交争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因以“蛮触交争”比喻为小事进行无意义争斗。唐白居易《禽虫》诗之七:“蟭螟杀敌蚊巢上,蛮 触交争蜗角中。”


【典源】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今译】 《庄子》 中讲,蜗牛的左角上有一个国家,叫做触氏,右角上也有一个国家,叫做蛮氏。两国为了争夺土地,经常交战厮杀,以至战死数万,尸横遍野,追击的一方,十五天后才收兵回国。

【释义】 后以此典指为细微之事无谓争斗; 也用来指追逐虚名薄利; 亦指战事。

【典形】 触蛮、斗蛮触、角上两蛮触、两蜗角、蛮触、蛮触交争、蛮争触战、蜗角、蜗角虚名、蜗名、蜗牛角、蜗争、战蜗、战蜗角、左触右蛮、蜗牛两角、两角寄蜗牛、触蛮斗、蜗角战,蜗左角、蛮触争、蛮触斗、蛮攻触。【示例】

〔触蛮〕 清·程先贞《还山春事》:“触蛮俄诧三军勇,雉犊频惊一注孤。”〔斗蛮触〕 清·吴伟业《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一寸山河斗蛮触,五千甲上化沙虫。”

〔角上两蛮触〕 宋·苏轼《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永辞角上两蛮触,一洗胸中九云梦。”

〔两蜗角〕 宋·黄庭坚《喜太守毕朝散》:“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蛮触〕 宋·辛弃疾《鹧鸪天·睡起即事》:“名利处,战争多,门前蛮触日干戈。”

〔蛮触交争〕 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之七:“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蛮争触战〕 宋·葛邲《满江红·和吕居仁》:“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蜗角〕 唐·王维《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而犬戎不识,蜗角自大。偷安九服之外,谓天殊罕及。”

〔蜗角虚名〕 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蜗名〕 元·沈和《赏花时·潇湘八景》:“嗟尘世,人斗取,蜗名蝇利待何如。”

〔蜗牛角〕 唐·白居易《对酒》:“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蜗争〕 宋·范成大《小娥眉》:“刘项蜗争哄灵璧,血漂川谷流腥臊。”

〔战蜗〕 元·杨维祯《女史咏·冯小怜》:“前山较猎御同车,一笑平阳等战蜗。”

〔左触右蛮〕 宋·辛弃疾《哨遍·观秋水》:“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猜你喜欢

  • 徙邻

    同“徙宅”。清钱谦益《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母苏氏加赠淑人》:“徙邻断织,著于前闻。”

  • 钧天梦

    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赵简子(鞅)病,已有五天不省人事。医扁鹊视之,说他的病与秦缪公相同,不出三天会醒过来,并有话说。“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中天,上帝所居

  • 东壁光

    同“东壁明”。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炅然东壁光,与月争流天。”

  • 万邦作乂

    万邦:指各族人民。乂( ㄧˋ yì ):治理。 犹言天下大治。语出《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五:“元丰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南郊赦文:‘朕躬揽万几,于兹五载。顾德不敏,

  • 鹤辞吴市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王有女滕玉,因谋伐楚,与夫人及女会蒸鱼,王前尝半而与女,女怒曰:‘王食鱼辱我,不忘久生。’乃自杀。阖闾痛之,葬于国西阊门外……乃舞白鹤于吴市中,令万民随而观之,还,使

  • 秦烟

    同“秦火”。柳亚子《次韵奉和陈叔老三绝》之一:“南社于今?一年,新《南社集》未秦烟。”

  • 沐猴衣冠

    同“沐猴而冠”。元无名氏《延安府》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见“沐猴而冠”。明·无名氏《十探子》2折:“你这等人,乃~之辈,马牛襟裾之材。”【词语沐猴衣冠】  成语:沐猴衣冠汉

  • 破甑

    《后汉书.郭泰传》附孟敏事:“孟敏字叔达,钜鹿杨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泰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甑,古代用来煮饭的一种陶器。孟

  • 三九

    源见“庾郎鲑菜”。指韭葅、?韭、生韭三种蔬菜。九,为“韭”的谐音。亦泛指蔬菜,多形容生活清贫。清姚鼐《又示客》诗:“庾郎正贵陈三九,袁粲何须破八关!”【词语三九】   汉语大词典:三九

  • 乌头马角

    同“乌头白,马生角”。清钱谦益《一叹示士龙》诗:“一叹依然竟陨霜,乌头马角事茫茫。”并列 乌头变白,马首长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语本《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