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藏污纳垢

藏污纳垢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公元前594年,楚庄王率兵围宋。宋国告急于晋。晋景公打算派兵救援。晋大夫伯宗提出异议。他说,上帝目前正眷祐楚国,晋国虽然强大,也无法与之争锋。河流湖泊都容纳浊泥污水,山林草野也有毒虫猛兽,美玉也往往舍有瑕疵,国君有时也要忍辱负重。还是不要出兵吧!晋侯采纳了他的意见,停止派兵援宋。

【出典】: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例句】:

晋·郗超《奉法要》:“受辱心如地,行忍如门阃。地及门阃,盖取其藏垢纳污,终日受践也”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


见“藏垢纳污”。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


【词语藏污纳垢】  成语:藏污纳垢汉语词典:藏污纳垢

猜你喜欢

  • 物伤其类

    见〔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主谓 伤,悲伤,同情。类,同类。万物对同类者遭受不幸而感到悲伤。《三国演义》第89回:“‘兔死孤悲,~’,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多用来比喻,前面常有“孤

  • 日饮亡何

    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徙为吴相,辞行,种(袁盎侄)谓盎曰:‘吴王骄日久,国多奸。今苟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地势低)湿,君能日饮,毋何,时说王日毋反而已。如此

  •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亦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刘绍棠《花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

  • 拄颊西山

    同“拄笏看山”。元周权《信题》诗:“拄颊西山成久坐,更无尘可污西风。”

  • 僭滥

    《诗.商颂.殷武》:“不僭不滥,不敢怠遑。”毛传:“赏不僭,刑不滥也。”后因以“僭滥”谓赏罚失当,过而无度。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明检齐以杜僭滥,详直枉以违晦吝。”【词语僭滥】   汉语大词典:僭

  • 碧汉填河

    源见“乌鹊填桥”。指七夕喜鹊在银河填桥。闽徐夤《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 鼠盗狗窃

    同“鼠窃狗盗”。《北齐书.薛琡传》:“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见“鼠窃狗盗”。《北齐书·薛琡传》:“杲~,非有远志,宜先讨颢。”【词语鼠盗狗窃】  成语:鼠盗狗窃汉语大词典:鼠盗狗窃

  • 道安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五:“释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也。家世英儒,早失覆荫,为外兄孔氏所养,年七岁读书,再览能诵,乡邻嗟异。至年十二出家,神性聪敏……至邺,入中寺,遇佛图澄,澄见而嗟叹。”“安

  • 雕龙倚马

    源见“雕龙”、“倚马才”。赞誉文思敏捷,下笔成章。明屠隆《彩毫记.脱靴捧砚》:“卿何神速也!雕龙倚马,卿实兼之。”

  • 桂树游

    借指归隐。唐陈子昂《入峭峡安居谿伐木谿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诗: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参见:○攀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