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墨子悲染丝”。指白发、白须。清宋琬《白髭》诗:“趋炎不上江郎颊,欲涅还愁墨翟丝。”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南朝 宋师觉授《孝子传》载:程曾七岁丧母,哀号哭泣如同成人,祖母怜之,嚼肉成糜而食之。后因以“程糜”指喂养孤幼的食物。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程糜不继,原粟何资?
《春秋左氏传.襄公十四年》:“吴王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季札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奸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
见〔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主谓 比喻自不量力。郭沫若《我的童年》3篇:“吃醉了酒骂人,这在我本来是一种恶德。但是你被骂的丁先生也应该内省一下,……假使你内省不疚,那小孩子的醉态就像~,何损于你的泰
源见“微管之叹”。指忧虑民族危亡。宋陈与义《感事》诗:“公卿危左衽,江 汉故东流。”
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后因以“人约黄昏”比喻情人约会。元.无名氏《云窗梦》二折:“散了客宾,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明.祝枝山《八
源见“班姬咏扇”。比喻失宠受冷落者。南朝 梁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班女扇,羞俪曹人衣。”亦用以形容圆月或雪色。唐李端《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唐李峤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三国蜀相诸葛亮深为蜀人爱戴,他死后仍受到蜀人赞颂。后遂用为典实。唐.杜甫《八哀诗.赠
悍(hàn汗):勇猛。此典指郭解身材矮小而精明勇猛。后以此典比喻人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语言之简短而精炼有力。郭解,字翁伯,河内轵(Zhǐ纸,今河南济源县东南轵城镇)人。他状貌矮小而精明勇猛,不饮酒。
同“绣腑”。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纨袴少年,绣肠才子,无不魂迷色阵,气尽雌风矣。”【词语绣肠】 汉语大词典:绣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