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

意谓烦苛的政令或繁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孔子路过泰山之旁,听到一个老妇哭声很悲切,就使子路前去询问原因说,听您哭声这样伤心,一定有十分悲惨的遭遇吧!那个老妇答道,是啊!过去我的公公和丈夫都先后死于虎口之下,现在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那个老妇说,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烦苛的政令和赋税实在是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啊!

【出典】: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例句】: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主谓苛刻的政令或赋税比老虎还凶猛。语出《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老残游记》6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不过都带有惨淡颜色,不觉暗暗点头,深服古人‘~’,真是不错。”△贬义。用于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也作“苛政猛虎”。


【词语苛政猛于虎】  成语:苛政猛于虎汉语词典:苛政猛于虎

猜你喜欢

  • 馆娃宫

    源见“西施”。春秋时吴国宫名。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吴俗称美女为娃,故名。文人常用以抒发朝代兴亡的怀古之情。宋孙光宪《思越人》词之一:“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明唐

  • 悉帅弊赋

    参见:悉索敝赋见“悉索敝赋”。《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踦跂毕行,无有处人。”※弊,通“敝”。

  • 子骥远蹠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晋书.隐逸传.刘驎之传》:“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好游山泽,志存遁逸。”晋时南阳刘子骥为高人雅士。陶潜

  • 迎紫姑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紫姑,是传说中的神名。古时儿女有夜迎紫姑神

  • 赤鸟夹日

    《左传.哀公六年》:“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后因以“赤鸟夹日”为不祥之兆。《三国志.管辂传》“有鸣鹊来在阁屋上”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赤鸟夹日,殃在荆楚。”主谓 红色

  • 完卵

    源见“巢倾卵破”。喻幸得保全。明张煌言《得家信有感》诗:“佳儿天幸犹完卵,弱女人憎似宿瘤。”【词语完卵】   汉语大词典:完卵

  • 真王蹑足

    同“蹑足封”。景耀月《古诗》:“真王乃蹑足,方寸谅难甘。”

  • 胶船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周》:“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德衰南征,及济于汉,楚人恶之,乃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后以“胶船”比喻无济于事或处境危殆。北周庾信《哀江南赋》:

  • 剪须和药

    剪下胡须烧成灰来配药,比喻上级关心、体恤下属。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和李勣的事迹。参见“济世安民”和“粥炉燎须”。史载,一次李勣突然生病。医生说,用须灰可治。唐太宗便自剪胡须为之和药。【出典】:《新唐书》卷

  • 缄扇思母

    南朝宋张敷怀念亡母的故事。《宋书.张敷传》:“生而母亡,年数岁,问知之,虽童蒙,便有感慕之色。至十岁许,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