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耳食之谈

耳食之谈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董仲舒断狱》:“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耳食讲的是用耳朵吃饭,不知食物滋味。后以耳食之谈比喻不动脑筋,轻信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言”。

鲁迅《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然而我现在所知道的却都是耳食之谈,所以竟没有写在纸上的勇气。”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足信》:“虽然偶有些‘耳食之言’,又大抵是无关大体的事。”


见“耳食之论”。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董仲舒断狱》:“此~,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词语耳食之谈】  成语:耳食之谈汉语词典:耳食之谈

猜你喜欢

  • 兆非熊

    同“熊罴兆”。宋 刘省斋《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词:“羡傅岩版筑,终符求象;渭滨渔钓,果兆非熊。”

  • 侯嬴重一言

    源见“侯嬴抱关”。谓重然诺,守信义,愿为知己者效死。唐魏徵《述怀》诗:“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元.赵雪航《评史》:“窦氏虽除,而寺人之权从兹盛矣!谚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此之谓也。”赶走了一个坏人,另一个外人又乘机进来。比喻祸患接连而至。明.丘濬《故事成语考.鸟兽》:“祸去祸又至,曰:‘

  • 四时甲子雨

    唐.张鷟《朝野佥载》:“俚谚云:‘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飞雪千里。’”一年四时,逢甲子日下雨,对于气候变化,对于农作物生长,对于人民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 雪絮

    源见“咏絮”。指柳絮。唐元稹《春馀遣兴》诗:“馀英间初实,雪絮萦蛛网。”亦称雪。海默《突破临津江》:“雪坡上露出的落叶梢头,被雪絮挂连在一起,直到深涧。”【词语雪絮】   汉语大词典:雪絮

  • 黄粱

    同“黄粱梦”。明李东阳《麓堂诗话》:“陈媿斋 师召在南京,尝有梦中诗寄予,予戏答之曰:‘举世空惊梦一场,功名无地不黄粱。凭君莫向痴人说,说向痴人梦转长。’”【词语黄粱】   汉语大词典:黄粱

  • 百二险

    同“百二雄”。元袁桷《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二:“古云百二险,夸诞生甲兵。”

  • 效颦

    源见“东施效颦”。谓丑拙强学美好,盲目模仿,弄巧成拙。唐李白《古风》之三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鲁迅《热风.望勿“纠正”》:“谁料流弊却无穷,一班效颦的便随手拉一本书,你也标点,我也标点。”【

  • 李斯忆黄犬

    源见“叹黄犬”。指居官罹祸,抽身悔迟。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范晔顾其儿,李斯忆黄犬。秘书茂松色,再扈祠坛墠。”

  • 生花

    源见“梦笔生花”。形容文笔俊丽。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十一:“一卷生花《天演论》,因缘巧作续弦胶。”【词语生花】   汉语大词典: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