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耳濡目染”。明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见“耳濡目染”。【词语耳濡目及】 成语:耳濡目及汉语大词典:耳濡目及
源见“王烈髓”。指道家服食成仙之物。唐王勃《观内怀仙》诗:“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沐:洗头。捉:用手握住。 沐浴一次要三次握住头发起水。 形容公务繁劳和求贤心切。语出《吕氏春秋.谨听》:“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淮南子.汜论训》:“当此
同“名落孙山”。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场事毕,仲芬文章佳甚,同人决其不出五魁。及揭晓,竟落孙山。”清李渔《怜香伴.僦居》:“只因仕重资格,不肯俯就功名,虽然落过九次孙山,却不曾挫得我一分锐
艰深:文词深奥难懂。文:修饰,掩饰。浅易:内容浅显易明。 内容本浅显易明,却用艰深的文词加以修饰。 原指人作文故作艰深。 后也形容人作文,用艰深的文词来掩饰浅薄的内容。语出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
同“鹤怨猿惊”。宋邹浩《次韵王贤良赠阳先生》诗:“修涂几阅岁终穷,鹤怨猿啼蕙帐空。杖屦何当归旧隐,静看五柳扬春风。”【词语鹤怨猿啼】 成语:鹤怨猿啼
形容感慨极多。唐代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何处行。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并列 现时的和往日的各种忧愁、怨恨。形容长期积累在心头上的很深远的愁和恨。唐· 白居易《
宋蔡梦弼《草堂诗话》:“葛长之《韵语阳秋》曰:‘老杜《丽人行》专言秦 虢宴游之乐,末章有“当轩下马入锦茵,且莫近前丞相嗔”之句,当是谓杨国忠也。’”“秦 虢”本为唐明皇时秦国夫人和虢国夫人的并称。后因
《晋书.孝友传.王裒》:“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晋朝王褒是有名的孝子,他痛父死于非命,在墓旁修草屋守孝,早晚叩拜,悲痛时,抓住柏树哭
源见“朽木不可雕”。指令人嗤笑的无用之材。明高启《昼睡甚适觉而有作》诗:“我意在有适,宁顾朽木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