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纸醉金迷

纸醉金迷

宋 陶穀《清异录.居室》:“〔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原形容令人沉醉的富丽华美的境地,后用“纸醉金迷”比喻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京师梨园》:“几处旗亭能讴《水调》,谁家箫鼓不按《凉州》,既纸醉以金迷,复花交而锦错。”《孽海花》七回:“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并列 富丽堂皇的境况令人沉醉。比喻奢侈淫逸的享乐生活。语本宋·陶谷《清异录·居室》:“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纸,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郑理《傲骨》:“在这‘东方巴黎’、世界著名的‘冒险家的乐园’里,有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贬义。多用于描写不健康的享乐生活。也作“金迷纸醉”、“迷金醉纸”。


纸醉金迷”又作 “金迷纸醉”,比喻骄奢淫逸的生活。“灯红酒绿”一语义亦同此,但好理解,而 “纸”何以言 “醉”、“金”何以言 “迷”呢?

宋·陶榖 《清异录·金迷纸醉》中说,唐代有个治疗痈疽( yōnɡ jū 脓疮) 的医生叫孟斧,昭宗时经常进宫去治病,对宫中的情况非常熟悉。唐末入蜀,将自己住的小屋依照宫中的情况进行装饰,所有的器具都用金纸贴上,光莹四射,金彩夺目,还对人说: “此室暂憩 ( qì) ,令人金迷纸醉。”意思是说,只要在此房中暂时休息一下,就会令人对此室的情况感到迷惑,而且还感到沉醉。

因为家具上都贴了金纸,金彩使人迷恋,所以是 “金迷”。在那小巧玲珑而又金彩夺目的房间里,金纸的色泽使人陶醉,所以是“纸醉”。既 “金迷”又 “纸醉”,故言 “金迷纸醉”或 “纸醉金迷”。后世遂以此语比喻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


【词语纸醉金迷】  成语:纸醉金迷汉语词典:纸醉金迷

猜你喜欢

  • 星陨亮卒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古常以天上星宿象征人世间杰出的人物。诸葛亮率

  • 匹妇沟渠

    源见“匹夫小谅”。谓拘守普通妇女的小节。清李渔《蜃中楼.望洋》:“我偷生不为求瓦全,念玉碎,须明声价,怎肯做个匹妇沟渠没帐查?”见“匹夫沟渎”。清·李渔《蜃中楼·望洋》:“我偷生不为求瓦全,念玉碎,须

  • 吞鸟

    ①梦吞鸟【词语吞鸟】   汉语大词典:吞鸟

  • 卜式羊肥

    《汉书.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初式不愿为郎,上(汉武帝)曰:‘吾有羊在上林中(上林,即指上林苑),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蹻而牧羊。岁余,羊肥息(息,繁衍)。上过其羊所,善

  • 捉襟见肘

    同“捉衿见肘”。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启》之二:“捉襟肘见,免类于前哲;裂裳裹踵,无取于昔人。”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犹藉民间钱票通行,稍可济民用之不足,若不许其用票,恐捉襟

  • 膏肓墨守

    《后汉书.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后以“膏肓墨守”为在学

  • 噬脐莫及

    形容办不到如同咬自己的肚脐一样,无论怎么后悔也来不及。公元前688年,楚文王领兵攻打申国途中路过邓国。邓祁侯说,这是我的外甥,把他留住而予以热情招待。邓祁侯的另外三个外甥建议乘此机会杀掉楚文王,邓祁侯

  • 刻鹄成鹜

    同“刻鹄类鹜”。清 卷盦《〈蔽庐从志〉序》:“又或食古如绠,刻鹄成鹜。”【词语刻鹄成鹜】  成语:刻鹄成鹜汉语大词典:刻鹄成鹜

  • 易子食

    同“易子而食”。唐杜甫《别唐十五戒》诗:“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词语易子食】   汉语大词典:易子食

  • 生死肉骨

    使死人复生,枯骨生肉。旧时比喻对人恩施的深厚。《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见“生死人而肉白骨”。《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杜预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