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箫韶九成

箫韶九成

箫韶:古乐曲名。意谓《箫韶》乐曲奏过九次,凤凰也会飞来舞蹈。后以此典作最优美音乐代称。

【出典】:

史记》卷2《夏本纪》81页:“《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集解》引孔安国曰:“《箫韶》,舜乐名。备乐九奏而致凤皇也。”

【例句】:

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谨按《尚书》,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像凤之翼,十管,长一尺。” 宋·陆游《秋早方甚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喜而有作》:“钧无九奏《箫韶》乐,未抵屋檐泻雨声。”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4折:“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箫韶》九成。”


主谓 箫韶,舜时的乐曲名;九成,演奏乐曲,要变更九次才算结束。韶乐变换演奏了九曲。泛指美妙典雅的乐章。《尚书·益稷》:“~,凤皇来仪。”元·马致远《汉宫秋》4折:“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多用于音乐方面。


【词语箫韶九成】  成语:箫韶九成汉语词典:箫韶九成

猜你喜欢

  • 锦里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唐李商隐《筹笔驿

  • 谢阿蛮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新丰进女伶谢阿蛮,善舞。”谢阿蛮是唐代歌女,善舞《凌波曲》,经常出入宫廷,很受杨贵妃的宠爱与优待。后因用以代称歌女。清.吴伟业《杂感》诗之五:“取兵辽海哥舒翰,得妇江南谢阿蛮

  • 燕昭台

    同“燕台”。唐李商隐《偶成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诗:“此时闻有燕昭台,挺身东望心眼开。”【词语燕昭台】   汉语大词典:燕昭台

  • 震地瓦声

    同“武安振瓦”。清 丘逢甲《疾风甚雨海山苍茫》诗:“震地瓦声飞汉屋,雨空鞭血断秦桥。”

  • 梦食林花

    参见:绣囊

  • 当断不断,反受其祸

    见“当断不断”。

  • 掌上腰肢

    源见“掌上舞”。形容舞女腰肢纤柔。宋李纲《西江月.赠友人侍儿名莺莺者》词:“意态何如涎涎,轻盈只想飞飞……揽断楼中风月,且看掌上腰肢。”

  • 探黑白丸

    源见“探丸借客”。喻指奸猾不法之举。宋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偷儿夜探黑白丸,奋髯忽逢朱子元。半年群盗诛七百,谁信家书藏九千?”

  • 骨鲠之臣

    骨鲠(gěng梗):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指如鱼骨头卡在喉咙里,必须吐出来,用以比喻敢于进言规劝君主的刚直正派官员。李栖凤(?-1664年),字瑞梧,广宁(今辽宁北镇)人。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年间,李栖凤值文

  • 青油上客

    同“青油士”。宋张榘《绛都春.次韵赵西里游平山堂二词》词:“唤回奇事,青油上客,放怀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