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笑骂从汝

笑骂从汝

言其不畏人言,我行我素。邓绾(1028-1086年)字文约,宋成都双流(今四川双流)人,举进士,为礼部第一。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为宁州(今甘肃宁州)通判。当时,王安石深得神宗信任,专执朝政,推行新法。邓绾上书朝廷陈述应当兴办或改革的政务数十条,认为宋朝建立后已历百年,长期安于现状,应当从事改革。又给神宗上书说:“陛下得到像伊尹、吕尚那样贤才的辅佐,制订了青苗、免役等法,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感恩戴德。以臣所见到的宁州的情况,可推知整个西河路都是这样,由西河路可知全国都是如此。确实是历史上少见的优良政策。愿皇上不要为浮言所动,坚持推行下去。”对王安石极尽谄媚。又专门给王安石写信,王安石就把他推荐给神宗。邓绾乘坐驿站的车马入京晋见。正值庆州有夏寇侵扰,邓绾详细陈述了有关情况。神宗问及王安石和吕惠卿,邓绾回答说不认识他们。神宗说:“安石是当今具有古风的人;惠卿是位贤才。”邓绾离朝后见到王安石,却是一见如故,好像素有交往一样。宰相陈升之、冯京因为邓绾熟悉边防事务,嘱王安石善待于他,并使他作了宁州知州。邓绾得知后十分不快,当众声称:“急急忙忙把我召来,难道还让我回宁州吗?”主管官员问他:“你认为自己当什么官合适?”邓说:“至少也应当是个馆职。”“你以为可以作个谏官吗?”邓绾答道:“这对我最合适不过了。”次日,果然得到了馆职。同乡人在京都的都讥讽和嘲骂他,邓绾却说:“笑骂由你们,好官还是我来作。”后人常以此典表示对他人的诽议指责不予理睬,我行我素。

【出典】:

宋史》卷329《邓绾传》10597页:“邓绾字文约,成都双流人。举进士,为礼部第一。稍迁职方员外郎。熙宁三年冬,通判宁州。时王安石得君专政,条上时政数十事,……其辞盖媚王安石。又贻以书颂,极其佞谀。安石荐于神宗,驿召对。方庆州有夏寇,绾敷陈甚悉。帝问安石及吕惠卿,以不识对。帝曰:‘安石,今之古人;惠卿,贤人也。’退见安石,欣然如素交。宰相陈升之、冯京以绾练边事,属安石致斋,复使知宁州。绾闻之不乐,诵言:‘急召我来,乃使还邪?’或问:‘君今当作何官?’曰:‘不失为馆职。’‘得无为谏官乎?’曰:‘正自当尔。’明日,果除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乡人在都者皆笑且骂,绾曰:‘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例句】:

清·丘逢甲《嗟哉行》:“邓绾好官曾几时?人笑褚公今冷齿。” 清·王夫之《广遣兴》:“笑骂好官皆蝶梦,英雄孺子一蜣丸。”


主谓 对他人的讽刺批评置之不理。《宋史·邓绾传》:“~,好官须我为之。”△用于说明一种处世态度。


【典源】《宋史·邓绾传》:“ (邓绾)其辞盖媚王安石。又贻以书颂,极其佞谀。安石荐于神宗,驿召对。方庆州有夏寇,绾敷陈甚悉。帝问安石及吕惠卿,以不识对。帝曰:‘安石,今之古人; 惠卿,贤人也。’退见安石,欣然如素交。……明日,果除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乡人在都者皆笑且骂,绾曰:‘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今译】 宋代邓绾曾上书谄谀王安石,王将邓推荐给宋神宗。神宗召见邓绾,邓却否认认识王安石,以示无私情。而下朝见到安石,又装得非常亲热,因而博得官职。别人笑骂他,他却说:“笑骂随你们,好官还要我来做。”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为求名利,行为卑污,不顾别人笑骂。

【典形】 邓绾好官、笑骂好官。

【示例】

〔邓绾好官〕清·丘逢甲《嗟哉行》:“邓绾好官曾几时? 人笑褚公今冷齿。”

〔笑骂好官〕 清·王夫之《广遣兴》:“笑骂好官皆蝶梦,英雄孺子一蜣丸。”


【词语笑骂从汝】  成语:笑骂从汝汉语词典:笑骂从汝

猜你喜欢

  • 织女牵牛

    周代《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皖彼牵牛,不以服箱。”汉代刘安等《淮南子.俶真训》:“妾宓妃,妻织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 谷变

    同“岸谷之变”。王闿运《罗季子诔》:“敬佩金音,长悲谷变。”【词语谷变】   汉语大词典:谷变

  • 补亡三箧

    42` 源见“安世补亡”。泛指辑补佚书。宋楼钥《跋余子寿所藏山谷书范孟博传》诗:“补亡三箧比安世,偶熟此卷非张巡。”【词语补亡三箧】   汉语大词典:补亡三箧

  • 干将

    源见“干将莫邪”。古代良剑名。泛指利剑。唐韩翃《送刘待御赴陕州》诗:“金羁映骕骦,后骑佩干将。”明王廷陈《矫志篇》诗:“干将不试,世比铅刀。”【词语干将】   汉语大词典:干将

  • 贞悔

    《易.咸》:“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高亨注:“言人之德行正则吉,其悔将去。”后以“贞悔”指吉祥,幸福。南朝 齐王秀之《卧疾叙意》诗:“贞悔不少期,福极固难豫;疾药虽一途,遂以千百虑。

  •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其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对撤退中的敌人不要袭击,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追赶。 指在特定条件下要防止敌人作拼死抵抗而使自己吃亏。语出《孙子.军争》:“归师勿遏,

  • 涸鳞

    同“涸辙之鲋”。唐骆宾王《畴昔篇》:“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词语涸鳞】   汉语大词典:涸鳞

  • 东户

    源见“馀粮栖亩”。借指盛世。晋陶潜《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仰想东户时,馀粮宿中田。”【词语东户】   汉语大词典:东户

  • 鼓琴悲

    弹琴以寄自己对亡友的悲念,指晋代张翰吊唁顾彦先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 洴澼药

    源见“不龟手药”。指可治手上冻裂的药。洴澼,漂洗。冬天在水里漂洗丝绵,手易冻裂,须以药治之。比喻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微才薄技。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二一:“龟手正需洴澼药,语君珍重百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