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

釜(fǔ府):饭锅。此典指项羽率楚军北上救赵,渡漳河(今河北、河南两省边境),项羽命令楚军砸破饭锅、凿沉渡船,表示决心死战,有进无退。后以此典比喻全力拼搏、义无反顾以成就事业的决心。秦末,秦军围困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北),赵国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主帅、项羽为副帅、范增为末将,率军二十万救赵。宋义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听说秦军强大,暂停不进。项羽要求进兵,宋义不准。项羽怒杀宋义,派当阳君黥布、蒲将军率兵二万往救巨鹿。秦军也增援参战,当时楚军少利,赵国又请增兵,项羽就统率全部楚军渡过漳河,凿沉全部渡船,砸毁饭锅蒸饭用具,烧掉营房帐篷,携带三天干粮,借此向士兵表示决一死战,没有一点退还的心情。于是一到巨鹿就包围秦军王离,与秦军接战多次,截断秦军通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活捉王离。涉间不投降楚军,自己烧死了。这时,楚军雄冠诸侯。此典又作“沉舟破釜”、“破釜沉船”。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07页:“项羽乃悉引兵渡兵,皆沉船,破釜甑(zèng赠,甑子,蒸米饭等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无底,南方人多用甑子蒸米饭),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泛指多次作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秦将),虏王离,涉间(秦将)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军冠诸侯。”

【例句】: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官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无事。” 明·朱鼎《玉镜台记·燃犀》:“啮雪餐风,沉舟破釜,敢辞金革苦。” 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欲令诸师毕渡,沉舟破釜,为不返之计。”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0回:“你我看事作事,索性‘破釜沉舟’痛下一番针砭,你道如何?” 清末民初·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诸王四·睿忠亲王多尔衮》:“用率仁义之师,沈(同“沉”)舟破釜,誓必灭贼,出民水火。” 孙中山《号召国民会议之演讲》:“要学辛亥的革命志士,同心协力,一往向前,抱定破釜沉舟的大勇气。” 梁启超《南学会叙》:“震撼精神,致心皈命,破釜沉船,以图自保于万一。”


并列 釜,饭锅。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叶志坚《杂色雨》:“她最终还是咬咬牙,下定了~的决心。”△多用于决心做事情方面。 →背水一战 ↔举棋不定。也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


解释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秦末天下豪杰雄起,秦军围攻赵王于巨鹿。赵王向楚怀王求救,怀王派遣宋义为主帅、项羽为副帅,率军二十万救赵。行军到山东曹县后,宋义听说秦兵强大,便停止不前。项羽请求进军,宋义也不准。项羽怒杀宋义,名声传遍各个诸侯国。接着,他派当阳君黥布、蒲将军前去救援,以解巨鹿之困。当阳君、蒲将军和秦军交战不利,于是项羽率领全部人马渡过漳河,把所有的渡船都沉入河中,把做饭的炊具都砸烂,把所住的房屋也都烧毁,只随身带三天的口粮,以此向士卒表明一定要拼死战斗,不存生还之心。结果楚兵以一当十,与秦军九次激战,大败秦军。在强大的战斗力面前,秦军内部倒戈。随即项羽率领楚军到达巨鹿,经过多次激战,断绝了秦军的粮道,打垮了秦军主帅章邯。项羽从此威震各诸侯国,诸侯们都臣服于他。

近义背水一战

例句

小李第一年高考落榜,于是他破釜沉舟,复习一年之后,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词语破釜沉舟】  成语:破釜沉舟汉语词典:破釜沉舟

形容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孙子认为,作为一个将军,应当镇静以求深思,严整而有条理。能蒙蔽士兵的耳目,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战法经常变化,计谋不断更新,使人们无法识破机关。驻军常换地方,进军常绕迂路,使人们推测不出意图。主帅授给军队任务,要象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使他们能进而不能退;率领军队深入诸侯国境,要象拨弩机而射出箭矢一般可往而不可返。烧掉渡船,打破饭锅,象赶羊群,赶过去,赶过来。让大家只知道跟着走,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聚集全军兵卒,投放在危险的境地,使他们不能不拼命作战,这就是将军的责任。进到各种不同地区的机变,能屈能伸地利用情况的发展,对各种人员心理的掌握,这些都是将帅不能不研究的。

【出典】:

孙子·九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


【词语破釜沉舟】  成语:破釜沉舟汉语词典:破釜沉舟

猜你喜欢

  • 云台

    源见“云台画像”。指云台画像,功臣名将获得殊荣之所。宋曹冠《蓦山溪.渡江咏湖》词:“丈夫志业,当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雪耻歼狂虏。”【词语云台】   汉语大词典:云台

  • 秦醉

    源见“天醉”。谓侥幸取得政权。鲁迅《集外集.〈无题〉》:“下土为秦醉,中流辍越吟。”【词语秦醉】   汉语大词典:秦醉

  • 尻舆浸假

    同“尻轮神马”。宋廖行之《沁园春.和苏宣教韵》词:“何以忙中,尻舆浸假,邀取三彭同载游。”

  • 神羞

    《尚书.周书.武成》:“唯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旧题汉.孔安国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尚书》中有盼望天神能助民渡过一切灾难,保佑民众,千万不要羞对苍生。后遂用为祈天

  • 种放

    《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独放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以讲习为业,从学者众,……即日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四年正月,复来朝,拜工部侍郎……放遂表徙居嵩山天封观则。然犹往来终南按视田亩。”种放,北

  • 分金

    源见“陆贾分金”。谓休官后安排家事与生活。宋向子諲《西江月.绍兴丁巳》词:“得意穿云度水,及时斫玉分金。”【词语分金】   汉语大词典:分金

  • 罗绮越王城

    唐.李白《越中览古》诗:“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罗绮越王城”语出李白《越中览古》诗意,是说越王破吴后武士们衣锦还乡,十分显赫。后因用为咏古凭吊之典。元.张

  • 登仙郭

    源见“李郭同舟”。喻称高逸不凡、心神契合的朋友。宋苏轼《次韵江晦叔》:“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

  • 买山居

    同“买山隐”。唐白居易《端居咏怀》:“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词语买山居】   汉语大词典:买山居

  • 凄风苦雨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谓天气恶劣,后以“凄风苦雨”比喻境遇凄凉悲惨。《玉娇梨》九回:“苏友白因叹一口气道:‘我苏友白平生一点爱才慕色的痴念头,也不知历多少凄风苦雨,今日方才盼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