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石渠

石渠

石渠即石渠阁,在长安未央宫大殿的北面,是汉朝皇宫内藏书之处。是汉初丞相萧何提议建造的,收藏入关后所得秦朝的各类珍贵图书典籍。因宫殿下石为渠以导水,故称石渠阁。汉宣帝时,曾征召著名学者刘向在石渠阁教授《谷梁春秋》并论析《五经》。汉成帝时,在此处珍藏皇宫各类典籍秘本,并安排博士施雠和名儒在石渠阁讲学辩论《五经》异同。石渠阁实际上是皇家图书馆兼学术讨论的所在地。后以“石渠”或“石阁”为典,用以指秘书省、集贤殿书院等藏书之处。

【出典】:

汉书》卷36《楚元王传附刘向传》1929页:“上(宣帝)亦奇其材,得逾冬减死论。会初立《谷梁春秋》,征更生受(授)《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颜师古注曰:“《三辅旧事》云石渠阁在未央大殿北,以藏秘书。”另《汉书》卷88《儒林传·施雠传》3598页:“诏拜(施)雠为博士。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另《三辅黄图》卷6:“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

【例句】:

唐·独孤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唐·耿湋《题清源寺》:“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 唐·权德舆《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故人石渠署,美价满中朝。” 唐·刘禹锡《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潮州自代因寄七言》:“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 唐·周朴《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名自石渠书典籍,香从芸阁著衣衫。” 宋·周紫芝《鹧鸪天·荆州都倅生日》:“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书在石渠。”


【词语石渠】   汉语词典:石渠

猜你喜欢

  • 画地作狱

    同“画地为牢”。汉 刘向《说苑.贵德》:“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引作“画地为狱”。见“画地为狱”。汉·刘向《说苑·贵德》:“

  • 刓印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项羽〕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谓项羽摩挲侯印,不忍授人。后以“刓印”谓吝于爵赏。晋左思《魏都赋》:“朝无刓印,国无费留。”【词语刓印】   汉语大词典:刓印

  • 冻苏秦

    源见“季子貂敝”。喻指失意落魄的才士。元无名氏《渔樵记》二折:“则问那映雪的书生安在?便是冻苏秦也怎生去搠笔巡街?”

  • 弹琴斋

    源见“鸣琴化治”。指县衙。明李梦阳《春日过遂平将军第同李尹》诗:“春色不改延客阁,芳树尽覆弹琴斋。”

  • 素丝千字锦

    源见“织锦回文”。指苏蕙所织回文锦图。宋苏轼《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诗之二:“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

  • 人琴俱往

    同“人琴俱亡”。清改琦《月下笛.丁丑十二月闻沤翁化去放棹吴下悼之楞伽山》词:“痛人琴俱往,长歌当哭,此心良苦。”

  • 鹗书

    源见“荐鹗”。指推荐人才的文书。宋陈造《饯寄定海交代》诗:“诸公蜚鹗书,犯严尚遗力。”【词语鹗书】   汉语大词典:鹗书

  • 鸲鹆舞

    《世说新语.任诞》梁.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谢镇西酒后于槃案间为洛市肆工鸲鹆舞,甚佳。”《晋书.谢尚传》:“谢尚字仁祖,……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

  • 凌波殿

    参见:凌波梦

  • 乌乌击缶歌

    源见“击缶歌乌乌”。指狂放之歌。宋范成大《大厅后堂南窗负暄》诗:“端如拥褐茅檐下,只欠乌乌击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