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盘根错节

盘根错节

指树木的根干枝节盘屈交错,不易砍伐。多以此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处理。虞翊,安帝初,任太尉李修郎中。当时,西羌入犯内地。大将军邓骘主张放弃凉州,致力北部边防,其他官员亦随声附和,而虞翊则坚决反对。邓骘对此怀恨在心,派他到盗贼横行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去当地方官,“欲以吏法中伤翊”。他的朋友都为他担心。他却笑着说:“工作不拈轻怕重,抢挑重担,是臣下应尽的职责,不去砍伐根干枝节都盘屈交错的大树,那里能辩别锐利的刀斧呢。”到任后,即立定科条,募求壮士,逮捕盗贼。地方因以安定。后亦以盘根错节形容恶劣黑暗势力所结下的各种关系网。

【出典】:

后汉书》卷58第1867页,《虞翊传》:“邓骘兄弟以翊异其议,因此不平,欲以吏法中伤翊。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翊为朝歌长。故旧皆吊翊曰:‘得朝歌何衰?’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例句】:

北齐·魏收《魏书·甄琛传》:“今河南郡是陛下天山之坚木,盘根错节,乱植其中。” 南宋·陈亮《龙川词三部乐七月二十六日寿王道甫》:“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


并列 树根盘绕,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解决。语出晋·司马彪《续汉书·四·虞诩传》:“(诩曰)难者不避,易者不从,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邹韬奋《学生救亡运动的缺点》:“让他尝试尝试,~乃见真材。”也比喻某种势力根基牢固,不易清除。程树榛《大学时代》:“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到处渗透。”△多用于表现事情繁杂和势力深重方面。→根深蒂固。也作“错节盘根”、“根盘节错”、“蟠根错节”。


【词语盘根错节】  成语:盘根错节汉语词典:盘根错节

猜你喜欢

  • 步兵骂竖子

    源见“广武叹”。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清程先贞《和陶饮酒》:“步兵骂竖子,武牢望三秦。”

  • 走麦城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权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即父子俱获,荆州遂定。

  • 一木难扶

    见“一木难支”。《封神演义》94回:“臣闻:‘大厦将倾,~。’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其如人心未顺何!”【词语一木难扶】  成语:一木难扶

  • 浙东三黄

    指明末清初浙东学者黄宗羲及其弟宗炎、宗会。《清史稿.黄宗羲传》谓黄宗羲与“弟宗炎、宗会,并负异才,自教之,有‘浙东三黄’之目。”

  • 鸳被盟

    宋、元间有无名氏戏文《玉清庵》,今已佚。元.阙名著《玉清庵错送鸳鸯被》杂剧,今存。故事写李玉英因负债,被迫去玉清庵与富豪刘彦明幽会。在庵中巧遇书生张瑞卿,便以鸳鸯被为定礼,结为夫妻。后张瑞卿应试得中,

  • 功成名遂

    《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原谓成就了功业,才有名声。《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后以“功成名遂”指功绩与名声都已取得。唐李白《杂曲歌辞.悲歌》:“范

  • 赠扇仁风

    源见“奉扬仁风”。勉励官吏赴任施行仁政造福百姓。宋洪适《临江仙.送罗倅伟卿权新州》词:“卖刀无旷土,赠扇有仁风。”

  • 赤县神州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驺衍”:“(驺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按:驺衍之说是迂怪虚妄的诌说,故汉朝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家王充等批评他是“匹夫而荧惑诸侯”。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本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的人。后泛指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人物。 数一数既能建功立业又富有文采的人物,还得看今天的豪杰英雄。 表示当今是人才辈出的盛世。语出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

  • 葵丘之会

    《左传.僖公九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春秋时鲁僖公九年,齐桓公在葵丘与诸侯为盟,谁推为盟主。后因用为诸侯会盟之典。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