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盖棺事定

盖棺事定

人死后,是非功过才能断定。《晋书.刘毅传》:“丈夫盖棺事方定。”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诗:“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唐代韩愈《同冠崃》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后亦作“盖棺论定”。


其他 意犹盖棺论定。喻指将决定的事定下,不再改变。语本《韩诗外传》8·23章:“子贡曰:‘君子亦有休乎?’孔子曰:‘阖棺兮乃止播兮,不知其时之易迁兮,故学而不已,阖棺乃止。’”明·冯惟敏《耍孩儿·骷髅诉冤》曲:“自古道~,入土为安。”△多用于描写功过。→盖棺事了 盖棺事已


【词语盖棺事定】  成语:盖棺事定汉语词典:盖棺事定

猜你喜欢

  • 楚野辩女

    参见:辩女

  • 鞭蒲

    同“蒲鞭”。明高启《南州野人为吴邑曾令赋》:“下车殷勤问父老,劝耕为汝犁先扶。我本野人偶叨禄,向汝未忍施鞭蒲。”【词语鞭蒲】   汉语大词典:鞭蒲

  • 角巾归去

    同“角巾东路”。宋吴潜《感皇恩.和广德知军韵》词:“君王定许,整顿江头行李。角巾归去也,休里第。”

  • 日中则移,月满必亏

    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史记· 日者列传》:“~;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 单鹄寡凫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五):“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鹄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原为古琴曲名,后多以此借喻失去配偶的人。并列 鹄,天鹅。凫,野鸭。原是古琴曲名,后多用以比喻失偶之人。晋·

  • 庞公隐

    同“庞公采药”。元杨载《寄题罗氏别业》诗:“已似庞公隐,何时重入城?”

  • 陶潜五柳

    同“陶潜柳”。明郑若庸《玉玦记.侵南》:“我爱煞那陶潜五柳疏疏。柳下东篱,多少黄菊,直待要迷却诗魔,勾将酒债,掷了兵符。”【典源】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

  • 陔馀

    源见“南陔”。谓奉养父母的余暇。清赵翼《〈陔馀丛考〉小引》:“余自黔西乞养归,问视之暇,仍理故业,日夕惟手一编,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得四十余卷,以其为循陔时所辑,故名曰《陔馀丛考》。”清吴锡麒《〈

  • 如荼如火

    同“如火如荼”。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故德皇以如荼如火之热心,思扩张海军。”见“如火如荼”。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故德皇以~之热心,思扩张海军。”【词语如荼如火】  成语:如荼如火汉语

  • 门不停宾

    《晋书.王浑传》:“(浑)转征东大将军,镇寿阳。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晋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雅有器量,重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