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由窦尚书

由窦尚书

许及之为向权臣谄媚,由狗洞出入事。窦:孔;洞。许及之(?-1209年)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第进士。宁宗即位后,封为吏部尚书兼给事中。初许及之与薛叔似一同被提拔为拾遗补阙,庆元党禁后,外戚韩侂胄成为宁宗的亲信。朝中的好官被贬斥一空,薛叔似也屡遭贬谪。而许及之却因谄媚韩侂胄,无所不用其极,官位有升无降。有一次给韩侂胄祝寿,许及之最后赶到,大门已闭,他就从门洞中爬了进去。做吏部尚书时二年没升迁,见到韩侂胄竟流着泪下跪,诉说韩对他的知遇之恩。没过多久,许及之便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再升为参知政事。当时人们卑薄他的人品,讥笑他为“由窦尚书,屈膝执政”。后人常以此典形容那些因阿佞奉承而升迁的人。

【出典】:

宋史》卷394《许及之传》12042页:“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及之早与薛叔似同擢遗、补,皆为当时所予。党事既起,善类一空,叔似累斥逐,而及之谄事侂胄,无所不至。尝值侂胄生日,朝行上寿毕集,及之后至,阉人掩关拒之,及之俯偻以入。为尚书,二年不迁,见侂胄流涕,序其知遇之意及衰迟之状,不觉膝屈。侂胄恻然怜之曰:‘尚书才望,简在上心,行且进拜矣。’居亡何,同知枢密院事。当时有‘由窦尚书、屈膝执政’之语,传以为笑。”

【例句】:

清·康有为《大同书》:“捋须参政,由窦尚书,折节无不至矣。”


偏正 窦,墙脚狗洞;由窦,从小门或边门入内。《宋史·许及之传》:“及之谄事侂胄,无所不至。尝值侂胄生日……及之后至,阉人掩关拒之,及之俯偻以入。为尚书二年不迁,见侂胄流涕,序其知遇之意及衰迟之状,不觉屈膝。侂胄恻然怜之曰:‘尚书才望,简在上心,行且进拜矣。’居亡何,同知枢密院事。当时有‘由窦尚书,屈膝执政’之语,传以为笑。”后因以“由窦尚书”讥讽卑躬屈膝,逢迎得官的人。清·康有为《大同书》:“捋须参政,~,技节无不至矣。”△贬义。用于喻称没有真才实学而由阿谀逢迎而得官的佞人。


【词语由窦尚书】  成语:由窦尚书汉语词典:由窦尚书

猜你喜欢

  • 忧鱼

    源见“微禹叹”。谓担心水患。唐韩愈孟郊《秋雨联句》:“水怒已倒流,阴繁恐凝害。忧鱼思舟楫,感禹勤畎浍。”【词语忧鱼】   汉语大词典:忧鱼

  • 胸中锦绣

    源见“残锦”。喻指富丽的才思。宋葛郯《水调歌头.舟回平望久之过乌戍》词:“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

  • 於陵

    同“於陵仲子”。唐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诗:“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于金。”【词语於陵】   汉语大词典:於陵

  • 赍盗粮,借贼兵

    其他送给盗贼粮食和兵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做了危害自己人的事情。《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也。”△贬义。多用于指处事失当方面。 →是非不分 ↔敌我分明。也作“赍粮藉寇”、“借寇兵

  • 为真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公元前二〇三年,汉全部征服了齐地。韩信派使臣送书信给刘邦,要求封他为假齐王,以镇抚

  • 题凤

    《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三国时魏国人,字叔夜,博学多才,喜好老庄,性体旷达,为竹林七贤之一)与吕安(三国魏东平人,字仲悌,他是嵇康的好友)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嵇康兄)出户

  • 画饼尚书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音dàn吃)也。”三国魏卢毓很有才华,颇得魏文帝曹丕的赏识,在提升他为尚书时下诏书说:选举人才,要选象卢毓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只看有

  • 山呼一万岁

    同“山呼万岁”。唐卢纶《皇帝感词》诗:“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 槐黄举子忙

    同“槐花黄,举子忙”。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明年槐黄举子忙,呦呦鹿鸣谐笙簧。”

  • 纥字不识

    谓不识字的文盲。清代翟灏《通俗编.文学.纥字不识》:“《懒真子》:臧武仲名纥,音恨发切,唐时有误读为核者,萧颖士曰:‘汝纥字也不识耶?’俗言瞎字不识,又纥字之讹。”主谓 不识字。《通俗编·文学》引《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