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克绍箕裘”。谓继承先辈的事业。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枕经籍史,销灯火于三馀;袭冶承弓,觊风云于一旦。”并列 指继承父亲的事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同“江淹笔”。清熊文举《与减斋书》:“鲍锦不还,江花久萎,虽有一二剞存,无可为鸿巨道者。”
源见“拔山扛鼎”。谓气势雄伟无比。元王逢《虞美人行赠邵倅》诗:“大王气盖世、力拔山,七十余战龙蛇间。”
源见“河市乐”。称演出河市杂戏的艺人。宋王巩《闻见近录》:“凡郡有宴设,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词语河市乐人】 成语:河市乐人汉语大词典:河市乐人
源见“问鼎”。借指国家政权。唐张说《开元正历握乾符颂》:“神龙中兴,周鼎归唐。”【词语周鼎】 汉语大词典:周鼎
《左传.僖公二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子女玉帛”指人民和财物。后因以“子女玉帛”作为泛指财物、财产的典故。明.焦竑《玉堂丛语.识鉴》:
源见“燕市悲歌”。指荆轲与高渐离。借指任侠行义之士。清黄景仁《沁园春.王述庵先生斋头》词:“叹名场已醒,梦中蕉鹿;酒徒难觅,市上荆 高。”【词语荆高】 汉语大词典:荆高
同“驷之过隙”。《海录碎事.天部下》引南朝 梁 刘孝标文:“驷隙不留,尺波电谢。”按,《文选.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作“隙驷不留”。清顾炎武《丈夫》诗:“如何驷隙间,流光日已徂。”
《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后以“仰观俯察”指多方或仔细观察。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
《后汉书.段颎传》载:东汉段颎于灵武谷大败东羌,威振四夷。后以“灵武之役”借指战胜异族的关键战役。清黄宗羲《黄复仲墓表》:“中原横溃,何君谓寇深入矣,江南豫储一劲旅以待灵武之役,天下事尚可为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