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玉笋班

玉笋班

笋,竹类的嫩茎和芽。比喻才士众多,如笋并立。出自唐李宗闵事迹。李宗闵(?-847年),字损之,唐宗室,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后历任华州参军事、洛阳尉、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驾部郎中等职。穆宗在位期间,又曾两次为中书舍人。宝历初(825年)进位兵部侍郎。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为宰相,大和九年(835年)以朋党之故被贬为潮州司户,后又曾任杭州刺史、太子宾客、湖州刺史等。会昌中,因与刘稹(zhěn枕)交通,出为封州刺史,再贬郴(chēn琛)州司马,后死于贬所。史载,他在中书舍人任上典贡举时,所取多当时知名之士,如唐冲、薛庠、袁都等,世谓之“玉笋”。

【出典】:

新唐书》卷174《李宗闵传》5235页:“俄复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唐冲、薛庠、袁都等,世谓之‘玉笋’。”

【例句】:

宋·王禹偁(chēng称)《赠礼部宋员外阁老诗》:“锦窠官重真殊拜,玉笋班清君一身。” 宋·张元干《奉送晁伯南归金溪》:“文元勋业金瓯字,昭德风流玉笋班。” 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字香。” 明·汤显祖《紫钗记》:“送你上朝班玉笋有精神,做得个画凌云第一人。”


【典源】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李相国武都公知贡举,门生多清秀俊茂,唐冲、薛庠、袁都辈,时谓之玉笋。”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末朝士中有人物者,时号‘玉笋班’。”《新唐书·李宗闵传》亦载。

【今译】唐代李宗闵曾主持贡举考试事,所选取的门生都是当时知名之士,人称为“玉笋”,当时朝士中人物超群的,称为“玉笋班”。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朝官中人才俊异的人。

【典形】 朝班玉笋、玉班、玉笋班、玉笋朝班、玉笋班行。

【示例】

〔朝班玉笋〕 明 · 汤显祖 《紫钗记》:“送你上朝班玉笋有精神,做得个画凌云第一人。”

〔玉班〕 明·汤显祖《紫钗记》:“玉班丞相府,花事洛阳春。”

〔玉笋班〕 宋·张元干《奉送晁伯南归金溪》:“文元勋业金瓯字,昭德风流玉笋班。”

〔玉笋朝班〕 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字香。”


【词语玉笋班】   汉语词典:玉笋班

猜你喜欢

  • 衣冠挂神武

    源见“挂冠”。指辞去朝官。宋苏轼《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

  • 仲宣独步

    《隋书.经籍志》:“唐歌虞咏,商颂、周雅,叙事缘情,纷纶相袭,自斯已降,其道弥繁。……平子艳发于东都,王粲独步于漳、滏。”王粲字仲宣,为汉末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赋表现出超凡拔俗的才情,故史家称其“独步

  • 含饴弄孙

    东汉.班固等编纂《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穰(ráng,丰收)岁之后,惟子之志,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知政事。”又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饴(yí),用米、麦制成的糖浆,又称麦芽糖

  • 夜签声

    《南史.陈本纪.文帝传》:“文帝起自布衣,知百姓疾苦,……每鸡人伺漏传签於殿中者,令投签於阶石上,?然有声,云:‘吾虽得眠,亦令惊觉。’其自强若此云。”南朝陈文帝知道创业的艰难,为了自强不息,命报晓的

  • 询于刍尧

    亦作“询刍”。刍荛:砍柴的人。古代的贤者有疑事请教于樵夫。比喻不耻下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耻格之化

    《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邢昺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修而归正也。”因以“耻格之化”指人们能自觉遵守礼仪教化。《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当今四海之广,而刑奏止息,逮

  • 牛山叹

    同“牛山下涕”。晋陆机《齐讴行》:“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词语牛山叹】   汉语大词典:牛山叹

  • 溪壑无厌

    《南齐书.谢眺传》:“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溪壑:山里的河流深谷。无厌:贪欲太大。指人的贪欲太大。后因以“溪壑无厌”为人的贪欲太大,难于满足之典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契丹

  • 收团扇

    源见“班姬咏扇”。比喻妇女色衰失宠。清 顾绍敏《秋日感怀》诗:“美人有怨收团扇,狂士歌呼托酒杯。”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蓬:一种容易倒伏的菊科植物。又叫飞蓬。 飞蓬长在麻中,不须扶持,它也能直立。 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语出《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汉.王充《论衡.率性》:“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