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独孤侧帽

独孤侧帽

周书.独孤信传》载:独孤信仪表风雅俊逸,“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后遂以“独孤侧帽”形容人姿仪俊秀,为人羡仿。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诗:“独孤侧帽倾士女,正平摇笔凌王侯。”


【典源】《周书·独孤信传》:“ (独孤) 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北史·独孤信传》亦载。【今译】 北周独孤信姿仪俊秀,风度高雅,声振四方。任秦州刺史时,一次打猎天晚,他驰马入城,帽子有些偏斜。第二天,士民百姓戴帽子都效仿他而斜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风仪高雅,为人羡慕; 也用以咏外出游赏。

【典形】 侧帽、侧帽檐、独孤侧帽、角巾欹、巾欹、欹短发、欹冠、欹客帽、欹帽、欹乌纱、轻风侧帽、纱帽侧、乌帽侧、席帽斜、醉帽欹侧、乌帽欹斜、醉帽斜、欹纱帽、欹巾冠、帽檐欹。

【示例】

〔侧帽〕 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

〔侧帽檐〕 唐·李商隐《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独孤侧帽〕 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独孤侧帽倾士女,正平摇笔淩王侯。”

〔角巾欹〕宋·黄庭坚《次韵文安国纪梦》:“独怪区区践绳墨,相逢未省角巾欹。”

〔巾欹〕 宋·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欹短发〕 宋·范成大《丁酉重九药市呈坐客》:“乌帽不辞欹短发,黄花终是欠东篱。”

〔欹冠〕 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

〔欹客帽〕 宋·吴文英《齐天乐·毗陵陪两别驾》:“秋香未老,渐风雨西城,暗欹客帽。”

〔欹乌纱〕 唐·李商隐《安平公诗》:“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

〔轻风侧帽〕 宋·杨亿《公子》:“细雨垫巾过柳市,轻风侧帽上铜堤。”

〔纱帽侧〕 唐·杜甫《秋野》之三:“掉头纱帽侧,曝背竹书光。”

〔乌帽侧〕 唐·白居易《予自到洛中联句》:“起时乌帽侧,散处玉山颓。”

〔席帽斜〕宋·范成大 《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斜。”


猜你喜欢

  • 魏帝逼虹

    宋.曾慥《类说》卷四〇焦潞《稽神异苑》:“《江表录》:首阳山有晚虹,下饮溪水,化为女子。明帝(注:后魏明帝)召入宫,曰:‘我仙女也,暂降人间。’帝欲逼幸而有难色,忽有声如雷,复化为虹而去。”此事又见《

  • 竖豹尾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武昌记》曰:‘樊口南有大姥庙。孙权常猎于山下,依夕,见一姥,问权:“猎何所得?”曰:“正得一豹。”母曰:“何不竖豹尾?”忽然不见。’应劭《汉官序》曰:‘豹尾过后,执金

  • 着祖鞭

    源见“祖鞭先著”。借指勤勉进取,报效国家。清祁寯藻《石背沟纪游述志呈家步衢兄》诗:“余方喜母旧疴痊,君亦早晚着祖鞭。”

  • 连编累牍

    同“连篇累牍”。《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见“连篇累牍”。《花月痕》3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词语连编累牍】

  • 铜驼荆棘

    铜驼:铜铸的骆驼,古时设置在宫门的外面。铜驼被荆棘遮蔽。形容亡国后的凄凉、残破景象。索靖(239-303年),字幼安,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少时超凡绝俗,与乡人汜衷等四人并入太学,时称“敦煌五龙”。晋

  • 龙皮扇子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龙皮扇》:“元宝家有一皮扇子,制作甚质。每暑月宴客,即以此扇子置于坐前,使新水洒之,则飒然风生,巡酒之间,客有寒色,遂命撤去。明皇亦曾差中使去取看,爱而不受,帝曰:‘此龙皮扇

  • 追风逐影

    同“追风蹑景”。明陈子龙《献马行》:“追风逐影古来有,大宛 渥洼君知否?”见“追风蹑景”。【词语追风逐影】  成语:追风逐影汉语大词典:追风逐影

  • 敬事后食

    《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后以“敬事后食”谓先做好分内工作然后享受应有待遇。明张居正《请叙录日讲诸臣疏》:“但臣等窃以敬事后食者,

  • 秦帝鞭驱

    同“秦王鞭石”。元杨奂《通济桥》诗:“郑卿车渡心应愧,秦帝鞭驱血尚殷。”

  • 李郭神仙

    源见“李郭同舟”。指李膺和郭泰。借指具有高逸不凡气度的名人佳友。清 托盋懒云《新水令.咏秦淮灯舫仿云亭山人体》套曲:“不须夸李 郭神仙,不须诮绛 灌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