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燕子楼

燕子楼

唐.白居易《燕子楼诗序》:“徐州故尚书(张建封)有爱妓日盼盼,善歌舞,多风态。尚书既没,彭城有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馀年。”

燕子楼为唐时张建封所建,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又据宋陈振孙《白文公年谱》考订,说关盼盼是张建封之子张愔之妾。

旧时文人写诗词,常用燕子楼的典故,借题怀古,或用指遭遇不幸的贵妇人女子居处之所。宋.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宋.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词:“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七出《拒媒》:“却奁更避田家聘,彷彿徐州燕子楼。”


【典源】 唐·白居易《燕子楼三首》诗序:“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昨日,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缋之访予,因吟新诗,有《燕子楼》三首,词甚婉丽。诘其由,为盼盼作也。缋之从事武宁军累年,颇知盼盼始末,云:‘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盼盼一作“眄眄。”

【今译】 唐代尚书张建封在徐州,有爱妓名盼盼,能歌善舞,风姿绰约。张尚书死后,归葬东洛。在徐州有张氏旧第,其中有小楼,名为燕子楼。盼盼眷念张旧日情意而不嫁人,在此楼中孤居独处十余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寡居独处,凄凉悲苦。

【典形】 燕子楼、燕子楼空、燕子人亡、张氏楼、燕子楼台、燕子楼高。

【示例】

〔燕子楼〕 元·萨都拉《彭城杂咏》:“何处春风燕子楼,断碑落日古城头。”

〔燕子楼空〕 宋·秦观《调笑令·盼盼》:“燕子楼空春日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

〔燕子人亡〕 宋·苏轼《和赵郎中见戏》之一:“燕子人亡三百秋,卷帘那复似扬州。”

〔张氏楼〕 元·童童学士《新水令·念远》:“燕惊飞张氏楼,犬吠断韩生宅。”


【词语燕子楼】   汉语词典:燕子楼

猜你喜欢

  • 出处殊途

    源见“出处语默”。谓出仕与隐退的态度各不相同。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八:“出处殊途,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主谓 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金·元好问《论诗》诗之十四:“~听所安,山林何得贱

  • 获陇望蜀

    同“得陇望蜀”。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其奈得寸入尺,获陇望蜀者,既眈眈相逼乎前,而政府之慑狐威者,今日许以寸,明日予以尺;民间之贪蝇利者,甲也导诸陇,乙也导诸蜀。”见“得陇望蜀”。梁启超《论民

  • 永言配命

    永:永远。言:句中助词。配命:配合天命。 永远合乎天命。 旧时认为人的行事要注意配合天命。语出《诗.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通幽洞冥,永言配命,

  • 偷韩

    同“偷香韩寿”。明屠隆《昙花记.仇邪设谤》:“向月下花前,偷韩窥宋,荒淫不道。”

  • 王戎眼

    源见“岩下电”。指明亮有神的眼睛。借咏电。明徐渭《电》诗:“好作王戎眼,休烧李?须。”

  • 摇唇鼓舌

    原指逞口才从事游说,后则泛指信口开河,夸夸其谈,乱发议论。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孔子知道后,企图以儒家学说说服他。于是便和颜回、子贡一起去拜见他。听说孔子到来,盗跖大怒,圆睁双目,怒

  • 量沙

    源见“唱筹量沙”。谓安定军心,迷惑敌人。清李渔《奈何天.助边》:“见边庭乏饷,军士呼庚,主帅量沙,怕的是饥军一溃扰中华。”【词语量沙】   汉语大词典:量沙

  • 下蔡

    源见“东墙窥宋”。指贵族萃集之地或美人众多之所。南朝 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遍览下蔡之女,具悦淇上之姝。”【词语下蔡】   汉语大词典:下蔡

  • 赤口烧城

    同“赤舌烧城”。明杨慎《后蚊赋》:“?有国兮,赤口烧城;烦言啧兮,积毁销骨。”见“赤舌烧城”。明·杨慎《后蚊赋》:“噆有国兮,~;烦言啧兮,积毁销骨。”【词语赤口烧城】  成语:赤口烧城汉语大词典:赤

  • 一枝数粒

    源见“鹪鹩一枝”。指狭小的居处和简单的饭食。谓生活所求不高。宋曾巩《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