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焚山

焚山

汉.刘向《新序》卷七《节士》载:春秋时晋国的贵族介子推,是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的功臣之一。文公返国后赏赐群臣,没有赏到他。介子推不愿乞求封赏,便携老母隐居于绵山。“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独居。含自责之意)三月,号呼期年。《诗》曰:‘逝将去汝,适彼乐郊。适彼乐郊(此句本作“乐郊乐郊”,刘向引时稍有改动),谁之永号?’此之谓也。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晋文公为了找到介子推,下令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并未避火逃出来,在居所直至被大火烧死。京剧《焚绵山》即演此事。

后以“焚山”、“焚山火”常作为大火焚烧的典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八:“六丁神推倒宝天炉,八力士放起焚山火。”


【词语焚山】   汉语词典:焚山

猜你喜欢

  • 一百五

    同“一百五日”。唐姚合《寒食诗》之一:“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词语一百五】   汉语大词典:一百五

  • 潘杨之穆

    《文选》卷五十六晋.潘安仁(岳)《杨仲武诔》:“潘杨之穆,有自来矣。”晋.潘岳妻杨氏,为杨绥(仲武)之姑,潘、杨两家属于世亲联姻。故后称姻亲关系为“潘杨”、“潘杨之穆”、“潘杨之好”。唐.孟浩然《送桓

  • 式微歌

    源见“歌式微”。指慨叹衰败的歌。唐钱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诗:“须传《出师》颂,莫奏《式微》歌。”

  • 闭门不管窗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古代熟谚。意谓事不关己,少管闲事。语出《带经堂诗话.卷二.摘瑕类》:“‘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南宋陈随隐自述其先人藏一警句,为真西山、刘漫塘所赏击者也。”元明清戏曲中多引用,“庭”作“窗”

  • 鼓琴悲

    弹琴以寄自己对亡友的悲念,指晋代张翰吊唁顾彦先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指不随便说话、发笑。 朱之瑜(1600-1682年),字楚屿,又字鲁屿,号舜水,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明崇祯末年,几次征召入朝做官,皆不就。明亡,密谋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逃走日

  • 丘壑志

    源见“一丘一壑”。指隐居的志向。清陈豪《子寿先生招隐乃园同子缜赓甫迟菊》诗:“平生丘壑志,眷焉怀在昔。”

  • 醒醉皆狂

    同“醒亦能狂”。清张问陶《三鼓扣茶山门乞酒对饮达旦》诗:“即看一世真游戏,醒醉皆狂两次公。”

  • 衣带渐宽

    源见“沈约瘦”。谓身体日渐消瘦。宋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主谓 人日渐消瘦,衣服因而显得肥大了。语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宋·柳永《凤栖

  • 火龙黼黻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并列 原指古代礼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