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 凌,直上。耸越溪谷,直上云霄。比喻出人头地。《旧唐书·房玄龄传》:“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耳。”△褒义。多用于称赞志向高远的人。→壮志凌云 气冲霄汉 ↔胸无
源见“蓂荚”。为祝帝王祥瑞的典故。唐许敬宗《奉和秋暮言志应制》:“月荚生还落,云枝似复非。”【词语月荚】 汉语大词典:月荚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天子遣所忠往取书,其妻对曰:“……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登封草”即登山封禅的文章,泛指歌颂皇帝
《孙子.军争篇》:“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孙子兵法上论述与敌作战时指出,对于走投无路的残敌,不应过分追击,以防垂死反扑,给己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同“冯唐易老”。明汪广洋《登南海驿楼》诗:“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词语冯唐头白】 成语:冯唐头白汉语大词典:冯唐头白
《新唐书.杨再思传》载:杨再思,郑州 原武人,为人佞而智。为宰相十余年,阿匼取容,无所荐达。人主所不喜,毁之;所善,誉之。为时人所鄙视。“左补阙戴令言赋《两脚狐》以讥之”。后用为嘲讽谄媚无耻之徒的典故
几( ㄐㄧ jī ):细微的迹象。亦作“机”。作:起来,动作。 君子察觉事物变化的先兆,就立即行动起来,等不得一天过完。 表示君子能抓紧时机行事,动作迅速。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汉.王充《论衡.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关梁不闭,道不虏掠,风
源见“锦囊佳句”。借指因苦心创作而生病。宋陈师道《和黄预病起》:“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源见“高凤漂麦”。嘲称书呆子。宋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诗:“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