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渔人之利

渔人之利

又作“渔人获利”、“渔人得利”。渔人:捕鱼人。指鹬(yù欲,长嘴水鸟)、蚌互相争斗,而由捕鱼人获得利益;也引申为双方争斗,而由在旁者获利之意。清顺治元年(1644年),奉命大将军多尔衮率领清军,进驻燕京(今北京市)。当时,明朝福王朱由崧(sōng松)在江宁(今南京市)称帝,史称南明。派大学士史可法监督指挥南明军队在扬州驻防,有阻堵清军南下之态势。多尔衮当即写信给史可法。略称:现在你们趁着农民军还在迟延未平定之时,清军暂时休息之机,于是想雄据江南一带,好象是看着鹬蚌相争,你们坐着享受捕鱼人所得到的利益。

【出典】:

清史稿》卷218《诸王传四·睿忠亲王多尔衮传》9027页:“兹乃乘逆寇(指农民军)稽(迟延)诛,王师(自称清军)暂息,遂欲雄据江南。坐享渔人之利。”

【例句】: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然自相屠杀,剪其种族数万万,而必至鹬蚌相持,渔人得利也。” 郭沫若《屈原》第5幕:“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渔人得利。”


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隋唐演义》52回:“刻刻在那里觊觎非座,以收~。”


【词语渔人之利】  成语:渔人之利汉语词典:渔人之利

猜你喜欢

  • 陶令田园计

    同“陶令归去来”。宋晁补之《满江红.赴玉山之谪与诸父泛舟大泽分题为别》词:“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园计。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

  • 再衰三竭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指古代两军交战,擂鼓进军,第一通鼓时士气最旺盛;第二通鼓时士气有所减;第三通鼓时士气消尽。“再衰三竭”指力量消尽。后因

  • 心无城府

    见“胸无城府”。明·袁宏道《寿曾太史封公七十序》:“余闻封公貌无文饰,~,鹿豕木石之辈,尔而汝之,无忤色焉。”《歧路灯》10回:“这表弟是个最好的,为人~,诸事豪爽。”【词语心无城府】  成语:心无城

  • 修高庙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建武)二年春正月……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唐.李贤注引《汉礼制度》:“光武都洛阳,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为一庙,藏十一帝主于其中。”后汉光武帝

  • 快婿

    旧称称心如意的女婿为“快婿”。《北史.刘延明传》:“吾有一女,欲觅一快女婿。”【词语快婿】   汉语大词典:快婿

  •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变”。《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见“一成不变”。《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

  • 尝鼋

    源见“染指”。喻略有所得,略知滋味。清赵翼《六十自述》诗之二:“才子身名徒吓鼠,好官滋味略尝鼋。”【词语尝鼋】   汉语大词典:尝鼋

  • 冬青愁

    源见“冬青树”。表示对旧朝的缅怀。清潘耒《韩蕲王墓碑歌》:“张王秦相墓何在,六陵萧萧冬青愁。”

  • 卖卜严

    源见“成都卖卜”。指靠占卜自养的严君平。亦泛指卜卦者。唐韩偓《两贤》诗:“卖卜严将卖饼孙,两贤高趣恐难论。”

  • 黄犬叹

    源见“叹黄犬”。指居官得祸,抽身悔迟。明高启《哭临川公》诗:“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词语黄犬叹】   汉语大词典:黄犬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