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海鸟悲钟鼓

海鸟悲钟鼓

战国.庄周《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侍奉)而觞(劝饮)之于庙,奏九韶(古乐曲名)以为乐,具太牢(并用牛、羊、猪三牲)以为膳。鸟乃眩视而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以己养养鸟,即以养自己的方式来养鸟,以主观代替客观。海鸟害怕《九韶》之乐,太牢之膳,三日而死。后因以“鲁禽”、“海鸟悲钟鼓”比喻身不由己,受到拘束,不堪于官宦生活。

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诗:“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


【典源】《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疏:“昔有海鸟,名曰爰居,形容极大,头高八尺,避风而至,止鲁东郊。”《国语·鲁语上》:“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注曰:“爰居,杂县也。东门,城东门也。”

【今译】 有海鸟名叫爰居 (一名杂县),它形体极大,头高八尺,为躲避大风停落在鲁国的郊野 (一说东门外)。鲁侯以为是神鸟,就隆重地把它迎进庙里并献给它酒喝,演奏《九韶》的音乐让它听,用牛、猪、羊做它的饭食。而这只海鸟却被弄得头晕目眩惊慌悲愁,一块肉也不敢吃,一杯酒也不敢喝,三天之后就死了。这是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而不是按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违背本情,使无所适从,结果与愿望相违; 或形容隐士不耐世俗烦嚣; 也借以形容大风。

【典形】 海鸟悲钟鼓、海禽心不怿、鲁禽情、鲁人疑海鸟、祀爰居、飨爰居、 寓鲁门、 鶢鶋悲愁、 爰居避风、 爰居厌鼓钟、爰居至、杂县避钟鼓、惊鶢鶋、 爰居致钟鼓、 鶢鶋非所弄、 不知钟鼓乐、 不乐钟鼓养、 鲁门鶢鶋。

【示例】

〔海鸟悲钟鼓〕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

〔海禽心不怿〕 唐·刘禹锡《游桃源》:“广乐虽交奏,海鸟心不怿。”

〔鲁禽情〕 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未安胡蝶梦,遂切鲁禽情。”

〔鲁人疑海鸟〕 唐·罗隐《村桥》:“莫学鲁人疑海鸟,须知庄叟恶牺牛。”

〔祀爰居〕 清·钱谦益《济上逢嘉禾项仲展》:“南国总看惊鹢羽,东门方拟祀爰居。”

〔飨爰居〕 南朝梁·江淹《嵇中散言志》:“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寓鲁门〕 晋·郭璞《游仙诗》:“杂县寓鲁门,风煖将为灾。”

〔鶢鶋悲愁〕唐·李白《大鹏赋》:“精卫殷勤于衔木, 鶢鶋悲愁乎荐觞。”

〔爰居避风〕 北周·庾信《小园赋》:“况乃黄鹤戒霜,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爰居厌鼓钟〕 清·邵锦潮《喜晚香辞幕府归》:“偶同麋鹿游城市,终觉爰居厌鼓钟。”

〔杂县避钟鼓〕 清·韩菼《抵里门述怀》:“葵藿倾太阳,杂县避钟鼓。”


猜你喜欢

  • 七十二子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鄒之徒,……”孔子培养的三千多弟子中,真正得到孔门真传的儒雅之士,也只有七十二人。后泛指真才实学

  • 高卧袁安

    同“僵卧袁安”。蒋同超《望雪感赋》诗:“沉冤汉女埋,高卧袁安出。”

  • 枣膏昏钝

    《宋书.范晔传》:“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沈实易和,盈斤无伤……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原为斥朝士羊玄保之语,后用以形容昏聩迟钝。宋赵鼎臣《谢路帅启》:“伏念某植性斯下,

  • 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见〔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百城书拥

    源见“坐拥百城”。形容藏书之富,嗜书之深。杨锡章《和鵷雏杂兴》诗:“百城书拥蟫真乐,满院花香蝶不如。”

  • 棠茇

    源见“召公棠”。《甘棠》有“召伯所茇”句。茇,止宿于草舍。颂美官吏有惠政。宋梅尧臣《右丞李相公自洛移镇河阳》诗:“瓜亭犹接轸,棠茇自敷条。”【词语棠茇】   汉语大词典:棠茇

  • 作说霖

    同“作霖雨”。唐欧阳詹《益昌行》:“期当作说霖,天下同滂沱。”

  • 双成

    旧题东汉.班固《汉武帝内传》:“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云笙……”(据《五朝小说大观》本)神话传说,西王母有一侍女名叫董双成,极善吹笙。后用为咏侍女或咏仙女之典。唐.宋若华

  • 梦龄

    源见“周王梦”。指长寿之兆。唐李峤《为秋官员外郎李敬仁贺圣躬新牙更生表》:“同镐邑之梦龄,迈镳官之锡寿。”亦借指寿命。宋黄庭坚《神宗皇帝挽词》之一:“文思昭日月,神武用雷霆。制作深垂统,忧勤减梦龄。”

  •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蜗角:蜗牛的触角。蝇头:苍蝇的头。 比喻微不足道枉费精神的名和利。语出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元.王实甫《西厢记》四本三折:“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